谁能想到,刚当上党主席还不到24小时,郑丽文就被民进党团拉出来当靶子。郑丽文刚扶

寒江孤影呢 2025-10-24 15:54:55

谁能想到,刚当上党主席还不到24小时,郑丽文就被民进党团拉出来当靶子。郑丽文刚扶上墙,风就刮来了,她到底能不能站稳,还真不好说。 10月18日晚上,郑丽文站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深深一鞠躬,嘴上说着感谢,眼神却像是刚从一场苦战里走出来。 六个人参选,最后她赢了郝龙斌不到两万票,得票率50.15%,刚好过半。这不是碾压,这是硬挤出来的胜利。 背后没人替她抬轿,连朱立伦都只在脸书上敷衍了一句,党内这盘棋,她得一个人下。 可她还没来得及收拾残局,第二天早上,北京那头就送来贺电,点名肯定“九二共识”,还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封电报一出,岛内炸了锅。 民进党立刻跳出来开记者会,警告郑丽文“不得代表台湾签协议”,话说得不轻。 郑丽文也不示弱,下午就回了电,明确说“一个中国原则”是共识,还强调“同属中华民族”。 问题也就来了。郑丽文的“我是中国人”喊得响,但这句口号在岛内不是通关密码,是分裂开关。 她背后的蓝营老将像马英九、洪秀柱当然会拍手叫好,可年轻选民呢?他们要的是改革、要的是对话,不是重播2005年的“胡连会”。 郑丽文说不让台湾当“麻烦制造者”,可她现在的一举一动,已经被民进党包装成“麻烦本身”。 这一局最狠的,还是民进党。郑丽文刚接棒,民进党就把她的“亲陆”标签贴得密不透风。 赖清德不出面,党团出手,立刻给她设了个“统一陷阱”。 你要讲“九二共识”?那就是替大陆说话;你说要访问大陆?那就是要卖台湾。 这种操作,既不讲道理,也不讲逻辑,但最能激发情绪。 郑丽文想讲和平,民进党就讲抗中,她要讲民族,民进党就讲主权。一个刚上任的党魁,拿什么去抗这股风? 最棘手的,还不是外头的风,而是自己家里的墙。 赵少康冷眼旁观,直接要求“清理亲中力量”;朱立伦不痛不痒,连一句祝福都显得勉强;侯友宜更是沉默以对,像是早就退场了。 国民党这个党,不是没人,是没人认这个“新老板”。 党内派系公开化,传统派、改革派互不买账,郑丽文想整合,不是靠高喊口号,而是要真刀真枪地摆平恩怨。 更何况,这场选举本身就说明了问题。33万人有投票权,只有13万人出来投,投票率才39.46%。 党员想变,但不确定该跟谁走。郑丽文赢了,但赢得不稳,赢得不安。 她靠自己的战斗风格撑起来的形象,能在下一场选战里兑现多少承诺,没人敢打包票。 而她要面对的,还不仅仅是党内斗争。2026年地方选举,2028年大选,蓝白能不能合作,完全取决于她能不能搭起桥梁。 柯文哲不是省油的灯,民众党也不想当副手。 如果郑丽文继续走“我是中国人”这条路线,那民众党就更有理由往中间靠,甩开国民党。 到时候,不但合作没了,选票还可能被分食。 外头的局势也不等人。大陆对郑丽文的态度是“听其言,观其行”,看似温和,其实审慎。 北京不会因为一封贺电就全盘信任她,也不会因为她说几句好听的,就放下战略定力。 郑丽文想推动两岸经贸、青年交流,听起来很美,但一旦操作不慎,就可能被民进党拿来做文章,说她“出卖台湾”,又或者在岛内激起舆论反弹,逼她退场。 更何况,郑丽文的“改革者”形象,本身就站在刀尖上。 她曾是民进党副总召,后被开除;后来投向国民党,又被视为“异类”。 她的“由绿转蓝”经历,是资本也是包袱。支持者会说她有远见,反对者却说她没立场。 她坚持“一个中国”,却又强调“台海和平”;她说要“亲中”,却又不愿完全放弃“亲美”。 这种模糊的中间路线,在选战中或许能吸票,但在党内斗争里,很容易被两边夹击。 从选举结果看,郑丽文在几乎所有选区都小幅领先,说明她的号召力并不弱。 但问题在于,这种支持是“求变”驱动的,不是忠诚驱动的。 换句话说,党员们选她,是因为不想再看见朱立伦那一套,不是因为认同她的路线。 她得靠表现来巩固这场胜利,否则,很快就会被“回头草”淹没。 她的对手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结构。民进党牢牢掌控行政资源,掌握舆论引导,还能随时拿“抗中保台”当作护身符。 而国民党呢?没有资源,没有话语权,连内部都不团结。郑丽文要在这种局势下杀出一条路,不靠天,也不靠命,只能靠她自己。 洪秀柱说她是“苦咖啡”,意思是吃苦耐劳。可问题是,光能吃苦,不够。 国民党现在需要的不只是一个能吃苦的党魁,而是一个能把党带出谷底的领头人。 郑丽文有没有这个能力?没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连党内都整合不了,那别说扶国民党上墙,连墙根都摸不到。 她刚上台就尝到了“下马威”的滋味,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试炼。 如果郑丽文做不到整合派系、稳住路线、赢得民心,那她就只是国民党历史上又一个过客。而国民党,依然扶不上墙。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寒江孤影呢

寒江孤影呢

自我否认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