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揪着李政道的国籍吵,却没人知道这位诺奖得主掏自己的钱、蹲工地,帮中国科技干了

南国加工场 2025-10-23 17:04:23

有人揪着李政道的国籍吵,却没人知道这位诺奖得主掏自己的钱、蹲工地,帮中国科技干了几十年。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缺人才缺得厉害。李政道没说空话,自己掏钱分批送学生去国外顶尖学府。那些说他不爱国的人,没想想他为啥掏私钱帮中国培养人,前后送了上千名,后来大多成了科研中坚力量。有考生参加选拔紧张得睡不着,他专门找过去聊天,让人家放开手脚拼,不用有顾虑。那考生听了他的话,顺利考上,后来还成了他送出国的学生之一。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时,他比谁都上心。寒冬腊月,他裹着棉袄蹲在工地角落,手里捏着图纸跟工人对细节。冻得手发红,搓了搓又接着核对,一点偏差都不接受。有人劝他回去等消息,他摇头说“这活儿我得盯着,出一点错就白费了”。他靠着诺奖名气奔走,美国顶尖实验室愿意跟中国合作,关键技术支持就这么拿下来了。那些纠结他国籍的人,没看到他蹲在工地冻得直搓手的样子。 这么多年,他从没主动提过这些事。有人拿国籍说三道四,他也不辩解。如今再看,那些他送出去的学生,带着知识回来参与了不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撑起了多个领域的科研摊子。他坚持建成的对撞机,成了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重要平台。他播下的科学种子,早就扎根结果,推着中国科技一步步往前走。 咱们身边总有人爱拿身份说事儿,却看不见实实在在的付出。他是诺奖得主,本该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却裹着棉袄蹲在工地盯细节。一个人心里装着祖国,行动上为祖国做事,这份实在比什么标签都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5
南国加工场

南国加工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