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俄罗斯去年的武器出口额跌得有点厉害,据说一下子少了92%,全年下来还不到 10 亿美元,这其中,他们一款叫伊尔- 78MK-90A的加油机卖得很不好,基本处于滞销状态。 再看中国这边,空军发展这些年势头很猛,新型战机一架接一架地列装,总数差不多有800 架了,可问题也跟着来了,这些战机要想飞得远、战斗力持续时间长,离不开加油机的支持。 我们自己的运油 - 20虽然性能不错,但产能确实有点跟不上,空军在加油机方面的缺口还不小。 这时候就有人提出,我们要是从俄罗斯订购 20 架伊尔- 78MK-90A加油机,说不定是个双赢的好办法。 伊尔 - 78 系列加油机在国际上算是成熟机型,很多国家都用过,技术上比较可靠。 而且我们之前也引进过一些俄制战机,维护体系上多少能衔接上,装备之后不用花太多时间重新搭建一套全新的维护系统,能很快填补加油机的缺口,让那些新型战机的作战半径大大提升,不用再担心“腿短的问题。 对俄罗斯来说,这款加油机卖不出去,生产线可能就得闲置,工人、设备都得闲着,这可是不小的损失。 要是我们真能订购20架,一下子就能帮他们盘活生产线,让工厂重新运转起来,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缓解一下武器出口下滑的压力。这种合作不是谁单方面帮忙,而是双方各取所需,体现的是一种战略上的智慧。 可能有人会担心,买了俄制加油机,会不会影响我们自己运油- 20的发展,是不是就不重视国产了?其实完全不用有这种顾虑。 我们一直坚持的都是“国产为主”的原则,运油- 20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重点装备,后续肯定会继续提升产能、改进性能。从俄罗斯买加油机,更多的是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属于应急补充。 等我们自己的产能上来了,还是会以运油 - 20 作为主力加油机,这次合作只是短期内的一个合理选择,不会改变长期的国产装备发展格局。 从国际军贸市场来看,各国之间的武器装备合作很常见,大多都是基于自身需求和对方优势来开展的。 俄罗斯在大型加油机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伊尔 - 78 系列经过了实战的检验,在加油效率、航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空军现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装备的需求比较迫切,在自主装备产能不足时,通过合理引进来弥补缺口,是很正常的做法。 这种合作也从侧面反映出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的互信程度,毕竟加油机属于比较重要的支援保障装备,不是随便哪个国家之间都能开展这样的合作。 双方于该领域达成共识,此情形充分表明,彼此在战略层面存在着极高的契合度,这不仅体现了双方的相互理解,更预示着未来合作的良好前景。 中国考虑订购俄罗斯的伊尔 - 78MK-90A 加油机,既解决了自身的燃眉之急,又帮俄罗斯盘活了产能,是一种明智的双赢选择。 这种基于各自需求的合作,既体现了务实的态度,也展现了战略眼光,未来也会成为两国在更多领域合作的有益参考。 信源:《中国运油-20发展历程与战略意义》——环球时报
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俄罗斯去年的
论芸有事
2025-10-23 15:51: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