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称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征收155%的关税。特朗普表示:“对中国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持续的。”特朗普还指出,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利用美国”,而这一次的关税幅度也不会小。 这波操作,确实是老调重弹,连说辞都没怎么翻新,还带着股不切实际的滑稽感,早在他第一个总统任期,关税大棒就挥过一轮,结果根本不是他说的“让中国买单”,反而美国自己的消费者和企业先遭了殃,这点美国国内早有大把数据和案例能佐证。 之前那轮关税战,美国媒体就算过账,光是2018和2019两年,美国农业收入就少了270亿美元,记者直接当面告诉特朗普,关税让美国人承受了大约800亿美元的额外损失。 穆迪公司更细致,算出美国消费者承担了92%的关税成本,平均每个家庭一年要多花1300美元,这笔钱可不是小数,够普通家庭买好几个月的日用品了。 当时汽车地带、哥伦比亚这些企业负责人就明说,关税成本只能转嫁给消费者,毕竟企业总不能自己亏本做生意,最后货架上的家电、衣服价格全跟着涨,等于美国老百姓自己掏腰包为关税政策买单。 这还只是25%关税的威力,现在要加到155%,简直是把之前的伤害放大好几倍,瑞士银行早就预警过,加征关税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危害可能比通胀还严重,说不定会拖累GDP增速0.8到1个百分点。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更直接,说要是中国对等回应,特朗普这一任期美国GDP得少550亿美元,通胀率还得再涨20个基点。 要知道美国这两年抗通胀就没停过,这么一来等于往火上浇油,最后难受的还是普通美国人,超市里的东西更贵,房贷车贷压力也跟着大,这“不可持续”的到底是谁,其实一目了然。 美国企业早就被之前的关税折腾得够惨了,威斯康星州有家啤酒厂,就因为铝罐、大麦这些原材料受关税影响涨价,生产成本飙升40%,最后不得不关门,还裁了20个员工。 爱达荷州有个做赛车装备的老板说得更实在,他从业四十年,从没见过这么混乱的情况,关税带来的不光是成本涨,还有堆成山的手续,一批货的申报手续就得花1到3个小时,复杂点的要10个小时,小企业没人力应对,只能硬生生扛着。 现在要加征155%,那些依赖中国零部件的制造业企业更没法活,美国制造业本来就严重依赖进口中间品,关税一涨成本陡增,产品没了竞争力,要么裁员要么倒闭,布鲁金斯学会之前就说过,关税已经让美国各行业损失了14万到27.5万个岗位,再这么折腾,所谓的“重振美国制造”根本就是空谈。 最惨的还是曾把票投给特朗普的农场主们,中国以前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一年进口额能到126亿美元,比欧盟和墨西哥加起来还多。 可上一轮关税战后,美国对华大豆出口直接崩了,有段时间9月进口量直接从上年同期的170万吨跌到0,2025年上半年更是同比下降39%,出口额少了一半还多,农民每英亩要亏64美元。 他们想过找东南亚市场替代,可哪有那么容易,一个农场主就说“没法在一夜之间找到能替代中国的市场”,最后只能把大豆堆在粮仓里,等着发霉。 特朗普政府说要拿关税收入补贴农民,先是放风说给150亿美元,结果因为政府停摆根本落实不了,按法律补贴上限才3.5亿美元,对450亿美元的农业损失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更要命的是,中国已经转从巴西进口大豆,巴西的市场份额从45%涨到70%,这种市场丢失可不是补点钱就能找回来的,美国农业算是被关税坑惨了。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总说关税能减少贸易逆差,可数据根本不给他面子,2024年美国国际贸易逆差反而涨到9184亿美元,比前一年多了1335亿美元。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是降了点,但中国占世界出口的份额反而从2018年涨到2023年的14.2%,说明人家只是把生意做到了别的地方,根本没受多大影响。 要是真加征155%,中国肯定会对等反制,之前就精准对美国能源、汽车这些顺差领域加征关税,美国能源对华1566.76亿元的顺差马上就得受冲击,最后还是美国企业丢订单。 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早就藏不住了,零售联合会、小企业联盟天天抗议,说关税就是对消费者征税。 2025年4月还有多家小企业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说他越权加征关税,联邦法院都一度裁定他越权,后来虽然暂时搁置,但也说明这政策根本站不住脚。 大企业能扛住,小企业却没活路,毕竟合规成本和关税成本加起来,根本没利润空间。 想想历史就知道这招行不通,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提到53%,结果美国出口暴跌,全球贸易腰斩,加深了大萧条。 现在都2025年了,全球供应链早连在一起,想靠关税筑墙根本不现实。 特朗普这155%的关税口号喊得响亮,可真要落地,先得跨过企业抗议、法院诉讼、消费者怨声载道这几关,最后大概率还是像之前那样,要么缩水要么不了了之,毕竟谁也不想真把自家经济拖垮。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