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印军演更关键!印度共产党的“地方答卷”藏着大信号   提到中印关系,大家

周律鸣法 2025-10-23 10:56:10

比美印军演更关键!印度共产党的 “地方答卷” 藏着大信号   提到中印关系,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美印军事合作的新闻,或是边境上偶尔的摩擦。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南亚次大陆的土壤里,一股带着社会主义基因的力量正在悄悄生长,这就是印度共产党。   在很多观察家看来,中国不用太盯着美印联手,更该关注印度共产党掌权的可能。这股力量若真主导印度,没准就能催生出另一个 “发展奇迹”。   很多人觉得印度共产党只是个小角色,但看看他们在地方的执政表现,就知道这股力量绝不简单。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这个被《国家地理》评为“旅游天堂”的地方,靠着印共(马克思主义)几十年的治理,交出了一份在印度堪称“异类”的成绩单。   据公开信息显示,喀拉拉邦的人均GDP达到3300美元,比印度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而且识字率在印度排第一,婴儿死亡率低得接近欧美国家水平,甚至出生率都比美国还低。   得清楚这可是印度,能做到这些挺不容易的。印共在这儿的治理逻辑很实在。抓教育、保民生,靠政府主导把基础服务落实好,这和中国早期的发展思路,有微妙的呼应感。   不光是喀拉拉邦,印共在西孟加拉邦搞的“巴尔加行动”更是被当成了土地改革的成功案例。1977年开始的这场改革,把佃农的土地使用权给彻底稳住了,还帮230万佃农里的65%完成了合法登记。   改革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佃农辛苦种的地,能拿到一半收成就算不错,现在39%的佃农能分到超过五成的产出。更关键的是农业产量,改革后西孟加拉邦的水稻产量明显拉开了和孟加拉国的差距,就算扣除灌溉、种子这些因素,产量还是高出不少。   美国专家总警告中国别低估美国的报复心,但在南亚格局里,印共执政带来的影响,可比美印搞几次军演要深远得多。首先是发展模式的“竞争效应”。印度有14亿人口,劳动力成本还低,这本身就是块“潜力股”。   要是印共把喀拉拉邦的教育普及、西孟加拉邦的土地改革经验推广到全国,再搞他们主张的“国家主导工业化”,建几个类似深圳的经济特区,完全有可能复制中国的“世界工厂”路径。   到时候,全球产业链里就会出现一个同样懂“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对手,这可比一个靠美援发展的印度难应对多了。   其次是地缘政治里的 “变量冲击”。现在美印合作,本质是美国想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印度想靠美国的力量变强,两边各有各的打算,根本不是一条心。   但印共一直主张“战略自主”,既反对美国的军事渗透,也不想依附任何大国。要是他们掌权,可能会在中美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一边和中国在发展领域竞争,一边又不跟着美国搞阵营对抗,这会让亚洲的力量平衡变得更复杂。   还有意识形态的“示范影响”。印共(马克思主义)一直在琢磨“印度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既批评新自由主义的弊端,又不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   要是这套玩法在印度成功了,说不定会被很多发展中国家当成“新样板”,这可比单纯的军事力量扩张影响更广泛。就像印度智库说的,“亚洲的未来,不在航母甲板上,而在谁能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虽说印共的地方治理有声有色,但想拿到全国政权,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最大的坎就是印度复杂的社会结构。   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矛盾根深蒂固,莫迪政府靠“印度教民族主义”把很多底层选民绑在自己这边,还把印共的主张说成是“外来思想”来抹黑。这种情况下,印共的“阶级叙事”很难打动所有群体。   印共自己的内部问题也不少。现在印度共产党拆成了好几派,有走议会路线的印共(马克思主义),有信奉武装斗争的印共(毛),还有其他小分支。   他们彼此理念差得远,根本没法拧成一股劲。而且就算是执政的印共(马),也面临“左右为难”的尴尬。想搞社会主义,又得吸引外资;要保障工人权益,又怕影响企业投资,西孟加拉邦之前就因为征地问题引发过不少矛盾。   国际环境也不站在他们这边。美国一直把左翼力量当成“眼中钉”,暗地里支持印度政府打压印共(毛)派。而印度国内现在反华气氛挺浓,印共之前因为给中共庆生还遭到攻击,这种环境下,他们就算掌权,想和中国正常合作也得顶着不小的压力。   说到底,印共能不能掌权、能把印度带向何方,现在还都是未知数。我们没必要陷入“镜像焦虑”,觉得印度一搞类似的发展模式就会威胁到自己。毕竟印度的种姓问题、宗教矛盾、内部分裂这些“老毛病”,不是换个执政党就能立马解决的,他们的发展路径注定和中国不一样。   对中国来说,与其担心印度会不会出现“另一个崛起”,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把改革开放踩得更稳,把民生保障落得更实,把科技实力拔得更高,这才是能顶住一切变数的硬底气。就像老话说的,“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争”,大国竞争拼的从来不是谁模仿谁,而是谁能把自己的路走得更宽。   参考信源:透视中印关系的逐步重启 2025-09-22 10:02·中国网

0 阅读:574

猜你喜欢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