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男孩一教就炸毛?捂耳朵、发脾气不是叛逆,用对3招比吼100句管用 “刚翻开作业就摔笔,一道题没讲完就捂耳朵,自己做不出题还冲我发脾气……”家有二年级男孩的家长,大概率都经历过这种“教娃5分钟,崩溃两小时”的窒息时刻。很多家长以为是孩子故意对抗、不懂事,其实背后藏着你没看懂的小心思。 先别着急给孩子贴“叛逆”“暴躁”的标签,他的反常行为,可能是“挫败感”在“求救”。二年级是孩子学习能力的“爬坡期”:数学从简单计算过渡到应用题,语文要开始写段落,课堂知识难度突然提升。当孩子反复尝试却做不出,又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我不会”“我好着急”时,发脾气、捂耳朵就成了他最直接的“自我保护”——就像大人遇到搞不定的事会烦躁一样,只是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还没发育好。 更别轻易提“治疗”,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需要调整“教的方式”。分享3个亲测有效的沟通技巧,比吼骂、说教管用10倍: 1. 先“接住情绪”,再“解决问题” 孩子摔笔、哭闹时,别第一时间说“不许哭”“这有什么难的”,先蹲下来跟他平视,说一句共情的话:“妈妈知道你现在觉得难,心里特别着急,对不对?”这句话就像“情绪灭火器”,能让孩子感受到“我被理解了”,暴躁的情绪会先降下来。等他不哭闹、愿意看着你时,再开始讲题,效率会高很多。 2. 把“难题拆成小步骤”,给孩子“小成功” 别直接说“这道题怎么做”,而是把题目拆成“踮踮脚就能完成”的小任务。比如教数学应用题,先让孩子“找出题目里的两个数字”,再问“这道题是要把它们加起来,还是减下去”。每完成一个小步骤,就及时夸他:“你居然一下子就找到数字了,太厉害了!”孩子在一次次“小成功”里积累信心,就不会因为“怕做错”而抗拒。 3. 给“选择权”,减少“对抗感” 把“你必须现在学”换成“你想怎么学”。比如不说“过来写作业”,而是问“你想先写20分钟语文,还是先算10道口算题?”;不说“我现在教你”,而是问“你想让妈妈先讲第一步,还是你自己先试一遍?”。让孩子感觉“学习是我能做主的事”,抵触心理会大大减少。 最后想跟家长说:二年级孩子的“暴躁”,更像是在喊“我需要帮助”。别因为孩子的坏脾气否定他,也别因为教不会就焦虑。慢慢来,调整教的节奏,孩子会慢慢跟上。你家孩子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评论区可以聊聊你的应对方法~
“野人小孩”这事儿,真把全网看傻了。一家三口住山里,娃从出生就没穿过衣服,冬天也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