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我不想摧毁中国”!
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采访里抛出的“我不想摧毁中国”,听着像突然转了性,实则根本不是什么良心发现,纯粹是被眼下的烂摊子逼得没辙,给自己找的台阶。
这话刚出口,紧跟着就提自己任内征了“数千亿美元”关税,还说现在关税涨到一百五十多,末了又漏嘴说两周后要在韩国见中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哪是释放善意,分明是带着算盘来的无奈表态。
核心的根子还在2026年的选举,那倒计时钟早就开始滴答作响了。9月底路透社和益普索的联合民调摆得清清楚楚,他的支持率才41%,比月初还掉了一个点。
更要命的是,民众对他经济治理的认可度只有35%,至于降低生活成本这块,认可的人更是跌到了28%。过半民众觉得美国经济走在错路上,这数据跟刀子似的扎在竞选团队心上。选民最关心的就是钱包,可他手里的经济牌打得稀烂,再不调整策略,2026年大概率要栽。
美国经济现在的样子,早就不是表面那点GDP数据能糊弄的了。截至10月20日,联邦债务总额突破37.9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去年就破了1万亿美元,比军费还高。桥水基金的达利欧都放话了,说美国债务到了危险拐点,搞不好要遭遇“经济心脏病发作”。
二季度GDP增速看着有3.8%,细扒开全是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上的投资撑场面,制造业、农业这些实体经济压根没复苏。衡量真实需求的“美国国内购买者最终销售额”才涨1.2%,消费疲软得拉不动增长,穆迪更是说22个州已经在衰退边缘晃悠。
这烂摊子里,他之前力推的关税政策要负很大责任。《欧亚评论》早算过账,要是关税全面生效,2025年美国消费得降2.4%,GDP收缩2.6%,几百万工作岗位得没。
更讽刺的是,他征税的好多商品比如矿物、咖啡,美国自己根本不生产,收税只能让老百姓买东西更贵。制造业也没如他吹的那样复兴,反而因为关税推高了进口成本,加上高利率挤压,制造业PMI持续萎缩,9月私营部门还少了3.2万个工作岗位,这可是2023年3月以来最大的降幅。
这些后果全砸在了选民身上,大家怨声载道。之前他靠对华强硬拉选票,可现在老百姓发现,强硬没带来好处,反而超市里东西更贵,身边有人丢了工作。
这种时候再喊“摧毁中国”,纯属给自己找骂。他心里门儿清,得赶紧换个说法,先把“不想摧毁”的调子定下来,免得选民觉得他只会搞对抗,搞垮美国经济。
紧跟着提关税和韩国会面,全是算计。说自己征了几千亿关税,是想给自己脸上贴金,显得不是对华服软,而是“有资本谈”。可明眼人都知道,关税涨到一百五十多,受伤的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他这是想把压力甩给中方,逼中方在会面时让步。
至于两周后在韩国见面,早有铺垫。8月他跟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就提过美韩制造业合作,韩国还花500亿美元买了美国飞机和发动机。韩国夹在中美之间,又是美国的盟友,选在这见面,既能给美国国内看“在推进经贸合作”,又能借第三方场地降低对华表态的强硬感,两头讨巧。
他这态度转变也不是头一回了。CNN之前梳理过,他光称赞中国就至少37次,后来为了甩锅疫情又变口风。现在再改口说“不想摧毁”,本质还是看政治风向办事。
国内选举压力越来越大,经济数据烂得遮不住,关税政策反噬自身,国际上美元信用还在掉,这些麻烦堆在一起,他根本没资本再硬扛。
再说他国内还有一堆糟心事。之前派国民警卫队去芝加哥、波特兰,全被联邦法官叫停了,旧金山那边又闹着要派兵,地方政府根本不待见他。
政治极端主义更是让民众揪心,28%的人觉得这是最大问题,比关心经济的人还多。这些事分走了他大量精力,要是对华关系再搞僵,万一影响了经贸合作,那选举基本就没戏了。
所以说,特朗普这话根本不是什么善意释放,就是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后的无奈之举。
选举要票,经济要救,关税要解套,这些都得靠和中方接触。喊一句“不想摧毁”,既能稳住国内那些担心经贸受损的选民,又能给即将到来的会面铺个台阶,等着中方给点回应。要是真能谈出点东西,不管是关税松动还是经贸合作,他都能拿到选举场上吹一波,挽回点支持率。
这全套操作下来,全是算计,跟良心半毛钱关系没有。美国经济的空转、选举的逼仄、政策的失败,把他逼得只能放下强硬面具,说点软话找台阶。至于最后能不能成,还得看会面结果,但至少现在,这话说出来,先把眼前的政治危机缓一缓再说。
三两草指挥官
这老头太辛苦了!
西洋参
它有那个本事吗?满嘴跑火车的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