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手拉手签关键矿产协议了,那架势仿佛找到了稀土"供应链救星"。美国缺矿缺得心慌,澳大利亚矿多到能当"元素周期表",咋看都是"瘸腿搭档凑齐全能战队"的剧本。但这谈了四五个月的协议,真能成吗?这俩人的算盘打的是噼里啪啦响。 美国现在的关键矿产家底简直是"空心化严重",锂、镍产量少得可怜,唯一的钴矿也早就关了,连铜矿都只有两家冶炼厂能加工,91%的钾肥全靠进口 。而澳大利亚是实打实的"矿老板",全球47%的锂、13%的稀土都出自这儿,镍储量更是世界第一 。 澳大利亚90%的锂矿精炼都靠中国 ,澳大利亚想着把"原矿出口"升级成"加工赚钱"。 澳大利亚每年挖的锂矿得装船运到中国炼,自己连个像样的稀土分离厂都没有。特朗普喊着"加快审批",可美国环保组织也炸了锅。之前开放阿拉斯加采矿就被骂"毁北极保护区",建冶炼厂更得面对原住民抗议和环保诉讼 。更要命的是美国政治"翻烧饼":特朗普刚停了拜登时期《通胀削减法案》的绿色资金,谁知道下届政府会不会又改主意?矿业公司早就怕了这种摇摆,连阿拉斯加的油气开发都敢观望,更别说砸钱去澳洲建厂了 。 还有个绕不开的"中国变量"。澳大利亚嘴上说"和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实则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70%的锂出口、90%的精炼都靠中国撑着 。要是为了美国订单削减对华出口,先不说能不能补上差价,原矿运输、精炼设备这些现有合作一断,新供应链还没建起来就得先亏一波。更关键的是,中国在稀土分离、锂精炼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摆那儿,美澳的加工产品就算造出来,价格也没竞争力,企业怕是要"赔本赚吆喝"。 最讽刺的是协议里的"虚头巴脑"。美国国防部想采购的钴、锑数量,居然超过了美国全年的产量和进口量 ,简直是"拍脑袋定目标";澳大利亚说的"加工能力",至今还停留在"计划"阶段,连具体厂址都没影。这就像俩人选菜,一个说"我要吃满汉全席",一个说"我能做",结果连灶台都没搭好。 说到底,这协议大概率能"签字画押"——毕竟政治上需要"反华供应链"的噱头,经济上也得给选民画饼。但真正成功落地、建成能替代中国的供应链?难。短期看,无非是澳大利亚多卖点头矿,美国多投点"启动资金",凑个"合作样板";长期看,没个五八年建不起加工体系,成本还降不下来,最后可能变成"雷声大雨点小"的面子工程。 毕竟做生意讲的是实在,不是喊口号。美澳这波操作,更像"急着搭班子应对考试",可真要交卷时才发现,课本(技术)没吃透,文具(设备)没备齐,想考高分太难了。
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手拉手签关键矿产协议了,那架势仿佛找到了稀土
慕然初心
2025-10-21 17:18: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