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冒死访华见邓稼先,杨振宁这一面,救了一群国之栋梁!伟大!钦佩!冷战时期其冒死也要到中国与邓稼先见上面,而杨振宁冒死的这一面,却直接救了一群国之栋梁。 直到现在,很多人提起杨振宁都会说起他入籍美国的事情,认为他不爱国。但事实上,当时入籍美国也是无奈之举,而且他虽然人在美国,却一直心系国内的动向。 1971年,杨振宁在美国的报纸上突然看见了一条不太显眼的通告,通告中将美国公民护照上写着的不准去的共产主义国家的名单里的中国删去了。 这也意味着,杨振宁终于可以回国了,但当时他的美国科学家身份让他知道,距离回国仍有诸多未知变数。 在历经几个月以后,杨振宁以回家探亲为由,获得了白宫的允许,并且还提前向在上海住院的父亲写了一封信,表明要回国,生怕稍有差池就被美国又按下,而美国在杨振宁临行前还强调不能帮其办理签证,这明显是在为难杨振宁,最后多方辗转下才得以回到祖国。 这时,杨振宁已经离开中国整整26年,杨振宁在中国待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他访问了中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而在他的推动下,相关研究人员免去了一场灾难,可以说,他救了一群国之栋梁。 在北京期间,他还见了多年的好友邓稼先,而当时邓稼先已经在核武器制造上有所建树。 而在临别前,杨振宁问出了一句就连邓稼先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他问我们的原子弹制造是不是有美国人的参与? 起初邓稼先并不知道杨振宁将要表达何意,所以未敢直接回答,并且特意先向总理请示,在得到总理的实事求是答复以后,邓稼先才连夜给杨振宁写信回答了这个问题。 并且在信里,邓稼先还留下了“千里共同途”这句话,这句话就跟一根红线一样牵在了中国跟杨振宁之间。 杨振宁知道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己造出来的之后,更是十分激动,他回到美国以后,不仅向外界公布了中国科学的发展现状,更是发起了资助中国学者赴美进修的活动。 光是杨振宁自己,就推荐了一千多名年轻学者出国接受培训,他们在学成归国以后尽数深耕在各行各业。 03年的时候,杨振宁选择了落叶归根,并到清华园任职,当时其已经81岁高龄,杨振宁把自己回国后的住宅命为归根居。 而除了杨振宁在中美交流上的贡献外,人们对其最关心的莫过于感情生活,因为他迎娶了小54岁的妻子翁帆,当时不少人骂这段老少恋,但是当事人却丝毫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两个人相伴20载,感情很好,18日,杨振宁在北京逝世,生命停留在了与翁帆的第21年的婚姻里。 不过不管杨振宁的个人生活有多少争议,但是这些流言蜚语与杨振宁的贡献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当初为了创建研究中心他直接卖了自己的一处房子。 就连诺贝尔奖金也拿出了一部分捐给了清华,他在清华任职的时候更是分文不取,而在4年前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他又想起了邓稼先写给他的信。 杨振宁似乎是在告诉邓稼先,也是在告诉他自己,其称我懂你的共同途,如今几十年已过,杨振宁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当初邓稼先的那份期许。 参考资料: 凤凰网 《杨振宁的科技遗产》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邓稼先的一封信为何让杨振宁热泪盈眶?》 北京大学新闻网 《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逝世,他的妻子曹秀清电告蒋经国,希望蒋经国能够允许
【4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