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

颜冬白云 2025-10-21 12:13:08

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谁能想到,靠自由贸易发家的荷兰,如今成了美国科技霸权的 “马前卒”。2023 年 6 月起,荷兰政府一步步收紧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先是要求阿斯麦的先进 DUV 光刻机申请许可证,次年 9 月干脆扩大管制范围,把大部分 DUV 机型都列入禁令,只敢卖些老旧设备糊弄事。   更过分的是今年 2 月,荷兰还跟着美国磋商限制对华设备维护服务,等于要把已售设备变成 “废铁”。这种操作连阿斯麦自己都慌了,2024 年报直言出口管制成了增长最大障碍,中国市场份额预计暴跌到 20%。   如果说光刻机管制是 “奉命行事”,安世半导体事件就是主动作恶。中国闻泰科技合法收购的企业,仅凭美国 “穿透规则”,荷兰就冻结其资产、托管股份,活生生把商业合作变成 “强取豪夺”。商务部直接点破:这是泛化国家安全的典型,严重损害中企权益。   中国敢放出 “不接受豁免” 的硬话,根本在于算清了荷兰的命门。阿斯麦的财报就是最实在的证据:2023 年中国市场占其光刻系统销售额的 29%,是实打实的第一大市场,荷兰却亲手把这块肥肉往外推。   30 多家荷兰半导体企业早看透了风险,去年 7 月联名给内阁写信要扶持,因为海外市场丢得太狠。通信专家项立刚戳破真相:光刻机市场就这么大,中国是唯一的增长引擎,丢了中国市场,阿斯麦的长期发展全是空谈,荷兰高科技产业甚至福利体系都要受冲击。   更讽刺的是荷兰政府的自相矛盾。首相斯霍夫一边说要 “考虑阿斯麦利益”,一边跟着美国加码限制;前任首相吕特刚在北京说 “不脱钩”,国内就出台管制政策。这种左右摇摆,恰恰说明其软肋明显,根本禁不起反制。   为什么非要拿荷兰当 “案例”?因为它的位置太关键。作为欧盟与世界的 “桥梁”,荷兰的选择具有示范效应,若放任其跟着美国起舞,日本、韩国等国可能跟风加码,科技封锁圈会越收越紧。   美国的套路早就被看穿:自己搞霸权,却让盟友当 “炮灰”。荷兰跟着限制对华出口,美国企业反而抢占市场,高通、英伟达的对华销售额占比高达 25%-30%。中国必须让荷兰付出比美国更惨的代价,才能打破这种 “美国获利、盟友买单” 的怪圈。   外交部和商务部的表态早已释放信号:从 “提出交涉” 到 “坚决反对”,再到对安世事件的严厉关切,态度一步步强硬。这背后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底气 —— 荷兰越限制,国产光刻机进展越快,等中国能造了,最先被抛弃的就是阿斯麦。   荷兰的教训正在给全世界上一课:科技战里没有 “中间路线”。想靠 “既赚中国钱,又帮美国打压中国” 两头讨好,根本是痴人说梦。阿斯麦前任 CEO 都承认 “已经付出牺牲”,现任 CEO 更清楚,中国需要成熟制程芯片,这是绕不开的市场需求。   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该醒醒了。美国连盟友的利益都能牺牲,去年就想禁止阿斯麦给中国设备做售后,完全无视合同精神。跟着这样的 “盟主” 走,只会落得 “利益受损、信誉扫地” 的下场,荷兰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不是要跟谁对抗,而是要立规矩。谁做美国的 “帮凶”,谁就必须承担后果。荷兰要是继续执迷不悟,失去的不仅是光刻机市场,还有整个中国高科技产业链的合作机会,这个代价它根本扛不起。   荷兰以为抱住美国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自己只是棋盘上的棋子。中国要的不是 “征服”,而是通过这个 “典型案例” 告诉世界:科技战里没有 “豁免权”,助纣为虐者必遭反噬。   当阿斯麦的生产线开始闲置,当荷兰半导体企业的抗议声越来越大,当欧洲汽车企业因芯片短缺施压,荷兰政府早晚会明白:跟中国作对,比得罪美国更疼。而这条用代价换来的铁律,终将让更多国家看清形势,跳出美国的霸权陷阱。

0 阅读:0
颜冬白云

颜冬白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