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禁运,我就敢换!荷兰刚把关键半导体设备加进对华禁单,格力立马取消进口订单,21.8亿合同全给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更惊喜的是交货提前四月。国产设备的逆袭,从这一刻开始了? 最近半导体圈这出“禁运反杀”的戏码,我这个跑了十年科技线的老观察者都忍不住拍案,荷兰刚把碳化硅外延炉、DUV光刻机塞进对华禁单。 格力果断将21.8亿订单赋予国产厂商,其交货时间较进口产品竟提前了四个月。这般操作,干净利落、雷厉风行,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事情得从荷兰那波突然的管控说起,2024年中,荷兰政府加码出口限制,不仅新的碳化硅外延炉不让卖,连已售设备的维护都卡脖子。 要知道,这设备可是生产SiC芯片的“心脏”,空调、新能源汽车的功率组件都离不了它。 偏偏这时格力珠海的6英寸SiC工厂刚稳住量产,良率飙到99.6%,正打算扩产满足自用和代工需求,原计划从欧洲买30台核心设备呢。 禁运一来,交货没谱,后续维护更是成了泡影,换谁都得慌。 尽管格力内心慌乱,但其行动极为迅速。禁运措施落地没几日,便果断取消进口订单,转而将全部合同交付给北方华创与中电科48所。 更绝的是,这批国产设备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交货,完全没耽误扩产节奏,这哪是临时救场,分明是早有准备。 但这事儿真的是“运气好”吗?显然不是,这更像是国产半导体设备攒了多年底气的一次集中亮相。 首先,禁运没卡住脖子,反倒成了“试金石”。 荷兰想靠限制设备遏制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可他们忘了,阿斯麦前CEO早说过,这种限制“基于意识形态而非事实”。 格力敢换单,是因为国产设备早不是“能用就行”的水平了,中电科48所的碳化硅外延炉早出货超百台,2024年初就批量交付过30台,客户反馈“稳得很”。 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刻蚀速率达500nm/min,还通过了10万片晶圆的量产检验,他们的设备早就在中芯国际28纳米产线跑顺了。 更关键的是“产业链协同”这张牌,格力从2018年就砸钱造芯,累计投了60多亿,自己能造SiCMOSFET器件,性能还超英飞凌。 正因为懂制造,才能精准给设备商提需求,比如格力的“双气流控制”技术,能让外延层均匀性比美国Cree设备还高2个百分点。 这种“用户+厂商”的联动,比单纯买设备管用多了。 从行业看,这21.8亿订单更是“强心针”,2024年中国SiC外延炉市场规模都到21.6亿了,国产设备本来就靠性价比加速替代。 格力这一单,等于给市场递了张“质量认证书”,你看,不用进口设备,照样能搞高端制造,还能享受到交货快、适配强的好处。 说到底,这场“禁运与反禁运”的博弈,早给出了答案:中国制造的韧性从不是喊出来的。 格力敢换单,是因为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们能接得住,国产设备能逆袭,是因为有产业链上下游十年磨一剑的积累。 董明珠说造芯是中国制造高端化的必答题,现在看来这题答得挺漂亮。 你觉得这是国产设备逆袭的开始,还是已经站稳脚跟了?
你敢禁运,我就敢换!荷兰刚把关键半导体设备加进对华禁单,格力立马取消进口订单,2
福星徠说事
2025-10-21 11:54:27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