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快撑不住了?很多人以为,它要求谈判是“服软”的信号。错了!真相是,这是荷兰设下的“程序陷阱”。它企图把“刑事抢劫”包装成“经济纠纷”,把“赃物”当成“筹码”。一旦上桌,我们就输。 看看荷兰都干了些什么!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借口,悍然冻结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资产,强行撤换中国籍CEO,让外籍董事接管运营。这分明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抢劫,却偏要披上法律的外衣。 安世半导体是什么来头?它是中国闻泰科技合法收购的企业,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前三强,产品覆盖全球30%以上汽车品牌。新能源汽车需要的半导体数量是传统燃油车的3倍以上,安世一断供,整个汽车行业都得抖三抖。 荷兰嘴上说着“自主决策”,法院文件却曝出惊人内幕:今年6月,美国商务部官员就与荷兰外交部秘密会晤,直接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中国籍CEO,以此作为不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交换条件。这分明是美国导演、荷兰出演的一出双簧! 更讽刺的是,荷兰在动手后竟然装起了可怜,急忙喊话要谈判。谈判?谈什么判!它一边抢走你的家当,一边要求你“保证安世在荷兰未来发展”。这不是谈判,这是把抢来的东西当作谈判筹码! 中国人的态度很明确:在荷兰未立即解冻安世半导体并承诺不再发生类似无理事件之前,谈判毫无意义。我们不会被这种“程序陷阱”所迷惑,把刑事抢劫包装成经济纠纷的伎俩,我们见多了。 中国的反制精准有力。商务部调整稀土出口配额,对半导体制造必需的重稀土实施严格管制,同时暂停安世半导体在华70%生产线的运营许可。这一拳直接打在了七寸上,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立刻感受到了剧痛。 欧洲车企集体炸锅了。大众汽车芯片库存仅够维持三周,宝马、奔驰的新能源生产线因缺芯陷入停滞。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紧急警告,若争议无法解决,欧洲汽车产业链将面临至少3个月中断,损失超200亿欧元。 荷兰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它以为跟着美国能分一杯羹,殊不知这是在砸自己的招牌。欧洲智库一针见血:“荷兰把政治算计放在了自由市场原则之上”,以后谁还敢去荷兰投资? 中国不回应谈判邀请,就是要告诉世界:我们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豁免,不开启任何无意义的谈判,直至将这种“强盗逻辑”彻底打服。我们需要用这个典型案例,向世界宣告任何侵犯中企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将付出惨痛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荷兰这波操作,纯属白忙活一场!安世中国直接官宣“单飞”,不听荷兰总部的了,这反击
【1评论】【1点赞】
12306
商务部早就声明,没有什么好谈判的,必须立即逮捕涉事的高管,废除决定,送归中国审判这些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