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真正支撑俄罗斯?乌克兰发现战场外的关键力量

红雯看国际 2025-10-19 15:42:33

乌克兰明白了,都以为俄罗斯背后站着的是伊朗、朝鲜,谁能想到,真正撑住俄罗斯的,反而是那个一言不发、一弹未给的中国。

伊朗与朝鲜对俄罗斯的支持,更多体现在军事相关领域。

外界频繁报道伊朗向俄罗斯提供 “见证者 - 136” 自杀式无人机,这类装备在战场用于打击基础设施,朝鲜则被传供应炮弹等弹药,补充俄罗斯的战场消耗。

这些显性的军事相关援助,早期吸引了乌克兰的主要关注,也成为西方渲染 “阵营对抗” 的重点素材。

但随着局势发展,乌克兰逐渐发现,真正让俄罗斯能在长期消耗中保持稳定的,是来自中国的非军事领域支撑。

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为俄罗斯经济提供了关键支撑。

2024 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 2400 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

能源领域,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同比增长 15%,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占中国进口量的 18%,双方还签署了新的长期能源合作协议,确保未来五年能源供应稳定。

这种能源贸易不仅为俄罗斯带来稳定的外汇收入,也帮助中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形成互利共赢的格局。

除能源外,中俄在农产品、机械设备等领域的合作同样紧密。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小麦、大豆等农产品数量持续增加,2024 年小麦出口量同比增长 20%,有效弥补中国部分农产品需求缺口。

中国则向俄罗斯出口汽车、电子产品、工程机械等,2024 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提升至 35%,取代欧洲品牌成为市场主流,这些民用商品的供应,保障了俄罗斯国内民生与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转。

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撑,还体现在金融合作与市场拓展上。

面对西方制裁,中俄加强本币结算,2024 年两国贸易中人民币与卢布结算占比超过 50%,有效规避美元霸权带来的风险。

中国金融机构为俄罗斯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其应对西方金融封锁,同时推动俄罗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售特色产品,拓宽俄罗斯的经济收入来源。

中国始终坚持中立立场,从未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这一态度与西方的军援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方在俄乌冲突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局势降温,而非拱火浇油。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框架下的和平努力,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倡议,这种立场得到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认可,也让乌克兰逐渐理解中国合作的非对抗性本质。

乌克兰对中国认知的转变,还源于中国对乌克兰的人道主义援助。

自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物资,包括食品、药品、保暖物资等,帮助乌克兰缓解民生困境。

中国企业还参与了乌克兰部分基础设施的修复项目,在冲突相对缓和的地区,协助重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这些实际行动让乌克兰看到中国的负责任态度。

随着认知的转变,乌克兰开始更积极地寻求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多个场合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在经贸、农业等领域的合作,期待中国在推动和平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4 年,中乌双边贸易逐步恢复,乌克兰向中国出口的玉米、葵花籽油等农产品数量有所回升,双方在农业技术合作方面也展开新的探讨。

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撑,并非所谓的 “阵营支持”,而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这种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涉及军事领域。

乌克兰的认知转变,反映出其对局势复杂性的深入理解,也凸显了中国中立立场与务实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价值。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始终以和平为目标,以合作为路径,为维护全球稳定与发展注入正能量,这种角色也将继续影响俄乌局势的走向。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