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正面临着北约多国的压力,但这显然不能指望中国加入对抗阵营。俄军进入乌克兰境

文史啊旺 2025-10-18 21:49:33

俄罗斯正面临着北约多国的压力,但这显然不能指望中国加入对抗阵营。俄军进入乌克兰境内作战之前,并没有征得中国的同意,这应当属于俄罗斯情报判断上的战略性失误,不能让中国来为此买单。 说起俄乌冲突到现在都三年多了,俄罗斯那边压力山大,尤其是北约那帮国家天天盯着不放。从2022年2月俄军大规模进乌克兰开始,北约就没闲着,先是快速反应部队部署到东欧,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边境上到处是美军装备,然后是层层叠加的制裁,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切断SWIFT系统,让卢布一度像坐过山车一样往下掉。到了2025年,这压力不但没减,还在加码。北约峰会去年6月在华盛顿开会,32个成员国敲定到2035年把国防开支拉到GDP的5%,欧洲总GDP是俄罗斯的十倍,这摆明是要长期耗着俄罗斯。俄罗斯情报机构FSB最近还公开指责英国直接参与对俄攻击,说是无人机和导弹从乌克兰飞过来,背后有北约影子。这话听着像甩锅,但也暴露了俄罗斯的窘境:前线推进慢,补给线拉得老长,北约援助的乌克兰武器越来越多,从海马斯火箭到F-16战机,一波波到位,让俄军在东部顿巴斯地区卡壳。 俄罗斯想拉中国下水对抗北约?这事儿从头到尾就没谱。中国外交原则摆在那儿,坚持不搞阵营对抗,不站队打团战,一切都围绕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稳定。入侵前夕,普京2月4日刚来北京参加冬奥闭幕,和中国领导人签了个“无上限伙伴关系”声明,里面提了战略协作,但压根儿没具体聊乌克兰行动细节。中国当时表态是尊重各国主权,呼吁和平解决,谁知道一周后俄军就动了。俄罗斯那边情报判断出问题了,以为中国会默认支持,或者至少不反对,结果北京反应是保持中立,反对任何侵犯领土完整的行为。这不是小事儿,俄罗斯情报部门低估了中国的底线,以为中俄经济捆绑紧,就能顺带军事上靠拢,实际中国从来没承诺过军事援助。联合国安理会那几次投票,中国都弃权或投反对票,挡了西方谴责俄罗斯的提案,但也明确说不提供致命武器给任何一方。北约国家多次喊话中国别帮俄罗斯绕过制裁,北京回应的永远是“中立”和“对话”,没一步跨过红线。 俄罗斯情报上的失误不是头一回了,这次乌克兰行动更是典型。入侵前,俄罗斯军事情报局GRU和对外情报局SVR评估说,乌克兰军队士气低,几天就能拿下基辅,民众会欢迎“解放”。结果呢?乌克兰全国动员,西方情报实时共享卫星照片和信号情报,俄军坦克列队在公路上被击毁,补给车队遭伏击,情报链条从头乱套。俄罗斯以为北约东扩是威胁,急吼吼动手,却没算准中国不会卷进去。中国对主权问题敏感得很,历史上自己吃过亏,不会轻易让俄罗斯的决定拖累自家外交。俄罗斯情报还忽略了北京的全球布局,中国正忙着“一带一路”和中东调解,哪有空加入欧洲火坑?普京团队决策时,情报报告堆成山,但关键的跨国协调环节漏了,事后补救也晚了。俄罗斯现在想让中国买单?门都没有。中国经济上帮了忙,但那是互利,不是无底洞。 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说白了就是经济层面的务实帮忙,不碰军事红线。从2022年起,中俄贸易额蹭蹭上涨,2024年破纪录到240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爬坡。主要靠能源,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打折卖给中国,绕过西方封锁。上海港和满洲里边境,俄罗斯油轮和货车队排长龙,中国企业签了大单,填了俄罗斯的资金缺口。但这不是白给,中国拿到廉价资源,转手稳住国内能源价,还拉动出口机床和电子产品。军事上,中国严守承诺,没出口过弹药或无人机组件给俄军,尽管西方指责中国企业卖双用货如芯片和硝化纤维素,北京外交部一口咬定“严格控制出口,不提供致命援助”。2025年4月,乌克兰情报说中国公司间接帮俄罗斯生产弹药,北京直接否认,说是“无端指责”。中国还推“朋友圈和平倡议”,和巴西一起在联合国发声,呼吁冻结冲突线,但不等于站队俄罗斯吞并土地。中国没承认克里米亚或顿巴斯“独立”,这点让普京有点儿堵心。 俄罗斯情报失误的根子,还得说说他们对全球格局的误读。以为中俄能组“反西方轴心”,实际中国玩的是平衡外交。入侵后,中国劝俄罗斯坐下来谈,但普京一头热推进,情报部门又低估了北约的韧性。北约2025年更新防务计划,重点防俄罗斯混合战,从网络攻击到间谍渗透,全覆盖。俄罗斯FSB忙着反间,但自家情报在乌克兰战场上露怯,前线士兵抱怨后勤跟不上,坦克零件短缺,全靠中国进口绕弯。中国帮经济是帮,但不会帮到让自家被北约制裁的地步。中国帮到这份儿上,已经是仁至义尽。俄罗斯情报判断失误,让他们以为全球南方的声音能压北约,结果中国带头玩中立,巴西印度也跟着不站队。北约压力大,但俄罗斯经济靠中国续命,贸易额占俄罗斯外贸四成,这链条断了谁都难受。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