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芯片禁令反成神助攻!格力21.8亿转投国产设备提前四月交货,中电科28纳米离子注入机逆袭破局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8 18:58:14

荷兰又出了个新规定, 不许中国企业买高端半导体设备,格力立马把原定的三十台进口设备订单全取消了,转头就找上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一口气签了二十一点八个亿的单子,国产设备不但没耽误,还比原来早了四个月交货。 这出产业突围大戏背后,藏着荷兰政府锋利的双刃剑。他们刚对中资安世半导体实施特殊管控,冻结147亿资产整整一年,转头又扩大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这套组合拳看似凌厉,却暴露了跟随美国起舞的尴尬。 荷兰政府的新规定在2024年9月7日正式生效,把更多类型的半导体设备纳入出口许可管控,明眼人都看得出是针对中国。 荷兰外贸大臣克莱沃说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却没敢点明限制的主要对象,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更显被动。 阿斯麦作为荷兰的支柱企业,被迫向荷兰政府申请出口许可,其CEO早就抱怨美国的限制不明智,会逼着对方自力更生。 荷兰首相也曾表态要考虑阿斯麦的利益,可最终还是屈从于美国压力,让自家企业蒙受损失。 阿斯麦2024年的报告显示,出口管制已成为产业增长的关键障碍,其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预计降到20%左右。 30多家荷兰半导体企业曾联名写信,呼吁政府扶持受海外市场影响的本土产业,可见限制措施伤害有多深。 格力的选择不是偶然,中电科48所早已不是技术洼地,20多年攻关让国产离子注入机实现28纳米工艺全覆盖。 这支研发团队曾挤在小公寓画图纸,在租借厂房做实验,隔三个月才回一次家,硬生生啃下千项关键技术。 2013年夏天,他们顶着40度高温和用户的最后通牒,用三轮验证才攻克28纳米设备难关,那种坚持令人动容。 北方华创与中电科48所的设备能早四个月交货,正是多年技术积累的成果,打破了国外设备的交货周期垄断。 中国商务部已对安世半导体采取出口管制措施,禁止其特定产品出口,这是对荷兰不当管控的合理回应。 荷兰的半导体产业占全球重要地位,却主动放弃中国这个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无异于自断臂膀。 通信专家早就指出,限制越严中国自主研发越快,荷兰终将失去长期发展机遇,甚至影响社会福利体系。 中电科48所的超百台设备已在多条芯片生产线应用,从90纳米到28纳米工艺全覆盖,筑牢了产业根基。 格力的21.8亿订单像一粒种子,会带动更多企业选择国产设备,加速整个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 荷兰跟着美国起舞,看似打出了限制牌,实则加速了自身优势的流失,这种短视行为终将付出代价。 中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证明,核心技术靠买不来、求不来,但能靠日复一日的钻研干出来。荷兰芯片战略 对华半导体出口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