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逝世,百岁科学巨匠留下哪些精神财富? 百岁科学巨匠杨振宁逝世:从清华园到诺贝尔奖,他用一生证明中国人也能站在世界科技之巅 今天,10月18日,一个让中国科学界痛心的消息传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这颗科学界的巨星,终于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 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2岁那年,他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神秘的宇宙一书,回家竟对父母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23年后,这句童言真的成为了现实。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个发现颠覆了物理学界的认知,让世界重新审视了基本粒子的规律。杨振宁先生曾坦言,他最重大的成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在当时的条件下,邓稼先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造原子弹;杨振宁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这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冲击是突破性的。 更令人敬佩的是,杨振宁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这个理论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来几十年物理学的发展。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曾评价杨-米尔斯理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杨振宁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心系祖国的爱国者。1971年,中美关系刚有解冻迹象,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国访问,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回国访问的顶尖科学家。他亲自募集资金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持续资助近百名中国学者赴美进修,这些学者后来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回到清华之后,他把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事业,为清华大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常说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这不仅是他的治学态度,更是他的人生态度。正如他钟爱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他用103年的生命告诉我们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不仅是中国科学的骄傲,更是世界科学的瑰宝。 杨振宁先生走了,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照亮后来者的道路。朋友们,你认为杨振宁先生的哪些品质最值得我们学习?是他的科学精神,还是他心系祖国的情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点赞关注,一起传承科学精神!
杨振宁确认去世,享年103岁。物理学四大神明: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还有
【117评论】【50点赞】
用户13xxx07
杨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