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0月18日凌晨,特朗普又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称100%关税无法持续,我们和

鉴清评趣 2025-10-18 12:52:34

就在10月18日凌晨,特朗普又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称100%关税无法持续,我们和中国会回到谈判桌上的,过一周会前往亚洲,我们会与中国相处得非常好。 9月底美国商务部突然升级对华制裁,依据新规中的“50%规则”,只要产品含中国零部件超50%,即被视为“中国制造”。 这项穿透性审查导致数千家中企被列入黑名单,国庆期间又有几十家企业被追加制裁。更激进的是,美国301调查结果宣布对中国船只加收歧视性港口费,直接点燃中方反制导火索。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甩出“稀土+电池+钻石”三重组合拳:严格审核稀土出口,限制锂离子电池和人造钻石出口,同时对美国船只征收对等港口费,并制裁韩国韩华海洋旗下五家美国子公司。最狠的一招是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这家依赖中国市场的芯片巨头,股价应声暴跌12%。 特朗普的应对堪称混乱。10月12日他威胁“100%关税”,两天后又改口称“愿达成协议”,甚至让副总统万斯放软姿态:“美国想帮助中国,而非伤害”。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暴露出美方底牌尽失的窘境。 资本市场的反应比政客表态更诚实。10月12日特朗普关税威胁一出,美股立即上演“黑色星期五”:标普500指数3分钟内蒸发7000亿美元市值,道琼斯指数狂泻878点,纳斯达克暴跌3.56%。科技股集体崩盘,苹果、特斯拉领跌,全美股市单日缩水1.65万亿美元。 这场灾难的根源,是市场对“特朗普式贸易战”的信任彻底崩塌。4月时美国曾将关税加至145%,结果中国商品停止流入导致美国超市货架空空如也,股市债市双双暴跌。最终白宫不得不求饶谈判,如今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特朗普政府试图重建稀土和制造业供应链的野心,被现实狠狠打脸。美国制造业协会报告显示,高工资、复杂环保法规、移民政策收紧导致技术人才流失,让“重振制造业”沦为空谈。 反观中国,从“制造2025”到新能源、芯片、电池技术,精准的产业部署已结出硕果:全球70%的锂电池、60%的稀土加工、50%的新能源汽车均来自中国。 更讽刺的是,英国BBC调查揭露:即便美国与盟友全力投入,建立自主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5年。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军工、新能源、电子产业仍将依赖中国供应链。 特朗普计划10月26日开启亚洲行,行程包括马来西亚、东京和韩国。尽管APEC峰会10月31日才在韩国举行,但美方急切希望在此前与中方高层会面。10月17日,美国财长贝森特被曝将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通话,这被视为美方释放的谈判信号。 中方态度始终明确:商务部强调“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但要求美方先解除高科技出口限制和企业制裁。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让美方陷入两难——继续加税将摧毁美国经济,让步又等于承认对华遏制政策失败。 这场贸易战的本质,是中美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对话。中国手握两张王牌: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稀土战略资源。当美国船商已开始向中国港口缴纳特别费用,当高通因反垄断调查面临数十亿美元罚款,当豆农补贴承诺沦为空头支票,白宫的虚张声势正被现实逐一击破。 特朗普此次亚洲行能否达成目标,或许取决于他能否放下“美国优先”的傲慢。毕竟,当他说出“与中国相处得非常好”时,全球市场用股指上涨给出了答案——理性与合作,才是这个相互依存世界的唯一出路。 这场贸易战反转大戏还在继续,你认为美方最终会选择硬碰硬还是妥协?中国又该如何巩固现有优势?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