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日清晨,美国财长贝森特咬牙切齿地发誓,他已联络了数十名美国参议院议员,打算授予特朗普对中国加税500%。 这场风波的源头,与中方近期实施的稀土出口管控政策密切相关。作为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关键原材料,稀土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而美方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自给自足,这种供应链依赖让贝森特始终处于焦虑状态。 为了迫使中方让步,他不仅将关税数字从之前的100%大幅抬升至500%,还联合议员们营造出“集体施压”的态势,试图用数字优势形成心理震慑。 贝森特的激进背后,是特朗普团队的明确诉求。在之前的竞选阶段,特朗普就曾多次表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如今其团队更是将关税视为谈判筹码,甚至直言中美已处于“贸易战”状态。 这种表述显然带有强烈的造势意味,目的就是在国际上渲染紧张氛围,还试图拉拢日本等盟友共同向中方施压,日本财政大臣已公开表达对稀土管控的“担忧”,成为美方争取到的首个呼应者。 但熟悉贸易规则的人都清楚,高额关税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武器”。参考上一轮美国加征关税的经验,美国多个智库测算显示,当时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居民承担,每个家庭每年多支出200-300美元。 美国零售联合会更是早有预警,若实施新关税,美国消费者每年可能损失460亿至780亿美元的消费能力,一双50美元的运动鞋会涨到59-64美元,一台40美元的烤箱价格也将突破48美元,低收入家庭将承受最直接的冲击。 更值得注意的是,贝森特的强硬与他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形成了反差。作为长期浸淫经济领域的官员,他本该清楚供应链的复杂性——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商品在丰富度和性价比上几乎没有替代者,加税最终只会推升美国国内通胀。 这种矛盾背后,是美方试图用极端手段削弱中国供应链影响力的深层考量,却对中方实施管控的初衷避而不谈——中方早已明确,管控是因国家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且并非完全禁止出口。 目前,贝森特已将相关提案提交至参议院,据称已有85名议员表示“初步支持”,但最终能否通过仍存变数。毕竟即便在美方内部,反对声音也从未消失,零售商和进口商多次发声反对,认为关税会让企业承受难以消化的成本。 而中方的回应则始终平静而坚定,明确表示“恐吓威胁不是正确之道”,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不会有任何让步。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就在今日清晨,美国财长贝森特咬牙切齿地发誓,他已联络了数十名美国参议院议员,打算
百日依山尽
2025-10-18 08:36: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