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200雇个洗碗的,干满一个月人家直接走了。问为啥,阿姨说:“我应聘的是

微光下的暮色 2025-10-17 23:20:04

月薪 2200 雇个洗碗的,干满一个月人家直接走了。问为啥,阿姨说:“我应聘的是洗碗,不是从早九点忙到晚上十点,又是摘菜又是拖地的。” 一开始真没往心里去,总觉得一个洗碗的,多搭把手干点活不是应该的?后厨本来就忙,谁手上没点活堆着,喊一声能搭把手就搭呗,又不是什么重体力活。直到那周阿姨走了,新的人还没招到,我自己顶了三天洗碗工的岗,才知道那活儿有多磨人。早上九点到店,先把前一天晚上泡着的锅碗瓢盆刷一遍,十点多开始备餐,客人一波接一波来,盘子、碗、筷子、勺子就没断过地往水槽里送。中午饭点忙到一点多,刚想坐下来吃口饭,后厨师傅又喊着“把灶台旁边的油点子擦了”,服务员也凑过来说“前厅桌子上的碗堆着没人收”。等忙完下午的闲时,傍晚饭点又紧跟着来,一直洗到晚上十点多,水槽里的水溅得衣服前襟全湿,腰弯了十几个小时,直起来的时候跟生锈了似的,疼得龇牙咧嘴。那三天下来,我才算明白阿姨不是矫情,是那点工资真扛不住“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后来赶紧把工资提到2500,招聘启事上特意用红笔圈出来“只负责洗碗,不参与其他杂活”,想着这次总该能留住人了。来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看着挺实在,第一天干活手脚也麻利,水槽里的碗碟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消毒柜都擦得发亮。结果第二天中午,后厨掌勺的王师傅炒完菜,顺手就把沾了油污的锅铲往大叔旁边一放:“哎,顺手把这锅铲刷了,再把灶台台面擦下,油都流到地上了。”大叔愣了下,指了指墙上的招聘启事:“老板说我只洗碗。”王师傅眼一瞪:“都是后厨的活,分那么清干啥?我这忙着炒菜呢,你闲着也是闲着。”大叔没吭声,不情不愿地拿起了抹布。下午服务员小李又来喊:“叔,前厅那桌客人走了,碗太多我收不过来,你帮着拿一下呗?”大叔刚想拒绝,小李已经把一摞碗摞到了他手边。就这么着,大叔干了三天,每天都被喊着干这干那,第四天早上没来,发消息说“这活跟你写的不一样,我不干了”。 我气得跟王师傅和小李吵了一架,说好了不喊洗碗工干杂活,怎么总当耳旁风?他俩还委屈:“都是店里的活,互相搭把手不是应该的?难不成眼睁睁看着活堆着?”我没辙,只能再招人。这次来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看着特干练,面试的时候就说“我干活快,但丑话说在前头,超出范围的活我可不干”。我拍着胸脯保证,肯定不让她干额外的。 头几天确实挺好,大姐守着水槽,眼里只有碗碟,谁喊她帮忙都笑着摆手:“不好意思啊,我只负责洗碗,你找别人吧。”可没过一周,情况又变了。那天后厨帮工请假,师傅切菜切不过来,喊了好几声没人应,就朝着大姐喊:“姐,你那碗暂时不多,帮我切两根土豆丝呗?就几分钟的事。”大姐看了看水槽里没几个碗,犹豫了下,还是拿起了菜刀。就这一次,后来的事就收不住了。今天帮着收桌子,明天帮着擦玻璃,后天师傅又让她帮忙摘菜。一开始大姐还说“下次别喊我了”,后来大家都习惯了,喊她干活跟喊自己人似的。我看在眼里,想着大姐确实多干了活,就跟她说“每个月给你加100块补贴”,可大姐摇摇头:“不是钱的事,我当初来是奔着‘只洗碗’来的,现在每天干的活比之前在小饭馆还杂,我图啥呢?”没过两天,大姐也走了。 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好久,不是工资给得不够,也不是招的人挑三拣四,是店里压根就没搞明白“岗位职责”这回事。总觉得“都是自己人,不用分那么清”,可实际上,这种“不分清”就是在消耗别人的劳动力。你以为的“搭把手”,在人家眼里就是“额外的负担”;你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可人家拿的工资,本来就只对应“洗碗”那一份活。就像你去买苹果,付了苹果的钱,老板却总让你顺便帮他搬箱子、扫地面,你愿意吗? 后来我干脆把后厨的活重新分了一遍,谁负责炒菜,谁负责切菜,谁负责打扫,谁负责洗碗,写得明明白白贴在墙上,再招人时,先带着他跟每个人对一遍岗位职责,确保大家都清楚“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工资还是2500,可这次来的阿姨干了大半年,到现在还好好的,每天把碗洗得干干净净,到点就下班,偶尔店里实在忙不过来,她主动搭把手,我也会给她算加班费。 说到底,不是打工人矫情,是咱们得明白,人家卖的是“洗碗”的劳动力,不是“随叫随到的杂工”。你尊重人家的劳动边界,人家才愿意踏踏实实在这干活。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5
微光下的暮色

微光下的暮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