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撑了15年,隋朝活了37年,连推翻清朝的民国也只存续了38年,个个都是“短命鬼”,但神奇的是,秦之后是400年的大汉盛世,隋之后是300年的大唐荣光,而咱们现在的时代,也正踩着前人的肩膀越走越稳。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历史规律,有些朝代命特别短,比如秦朝,才15年,跟一阵风似的就没了;隋朝好一点,但也只撑了37年;就连推翻清朝的民国,也就38年,看起来个个都是“短命鬼”。 但神奇的是,这些“短命鬼”后面,总跟着一个特别能打的“长寿明星”。秦朝后面,是四百多年的汉朝,我们叫汉人就是从那儿来的。隋朝后面,是快三百年的唐朝,那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盛世。这不像是巧合,更像是一个接力赛,短命的那个拼命跑第一棒,累趴下了,却把接力棒稳稳地交给了后面那个能跑更远的。 那这些“第一棒”到底干了啥呢?说白了,他们专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硬活儿”。 秦始皇,大家觉得他是个暴君,但他干了件开创性的事:把一堆说不同话、写不同字的国家硬是捏成了一个整体。他统一文字、统一车道、统一度量衡,等于给整个国家装上了一套标准的“操作系统”。虽然他这活儿干得太急太猛,把老百姓累得够呛,最后系统崩溃了,但这套“操作系统”的框架留下来了。 隋朝也一样。修了大运河,把南北连起来了;开创了科举制,让普通读书人也能靠考试当官,打破了以前只能拼爹的规矩。这些都是大工程、大改革,特别烧钱也特别费人,结果也把自己折腾没了。 所以,这些短命朝代相当于“开拓者”或者“清道夫”。他们把最难啃的骨头啃了,把旧有的乱局收拾了,甚至把雷都踩了一遍。等他们倒下,后来的王朝上来一看:地基打好了,路也铺平了,连哪些是坑都标出来了。 至于汉朝和唐朝这些“第二棒”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们聪明啊! 他们没把前朝的东西全扔了,而是来了个“拿来主义”:秦朝那套好用的“统一操作系统”,汉朝接着用,但把里面那些太严苛的“程序”(比如残酷的法律)给卸载了,换上了休养生息的“温和软件”。唐朝也一样,继承了隋朝的大运河和科举制,但知道要爱惜民力,不瞎折腾。 说白了,就是一个敢闯敢干,把新路蹚出来;一个会经营会管理,把新路修成康庄大道。历史就是这么一环扣一环,前面的探索,哪怕是失败的,也给后面的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没有秦的“破”,就没有汉的“立”;没有隋的“创”,也就没有唐的“兴”。 这么一看,咱们现在这个时代,其实也是站在之前所有时代的肩膀上。前人的每一次尝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成了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能看得更远,走得更稳。历史就是这么一步步积累着,向前走的。 信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文│一阳 编辑│史叔
有一次,40岁李世民传召11岁的徐惠侍寝。可是,她却姗姗来迟。李世民质问
【76评论】【10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