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越来越多高校开新生家长会、建家长群?教师称「主要缓解家长焦虑,对学生几乎没意义」,是这样吗? 吴凯没想到,时隔22年,他再次坐进同济大学四平校区的大礼堂,是来开“家长会”。 18岁的女儿成了他的校友。这一天,可容纳3000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还有人坐在台阶上。家长从全国各地而来,现场很安静,少有人交头接耳,舞台上拉着“校长与家长见面暨2025级新生信息发布会”的条幅。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介绍学校的教学、科研、升学、就业、后勤情况。 8月底,在吉林大学某学院,姚叶按时到达新生家长会会场时,已经没有空位,她站在台阶上听完了会。会议结束后,她看到一些家长围上去,询问辅导员电话。 在陕西省某综合类一本院校,专业课教师梁林在2023年第一次听说要开新生家长会,她很惊讶,“成年人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学业和选择负责?”她在大学工作十几年了,开家长会是新鲜事。 在华东地区一所双一流院校,张星星做了12年辅导员、2年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在她工作过的学院,新生家长见面会已成惯例。她说,十余年中,参会的家长越来越多,举办见面会的场地越来越大,会后提问的家长越来越多。她也开始听到家长这样的提问:有没有家长群? ------------------------------------ 绝对有意义。 我们本科的时候是会给家里寄成绩单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bug,就是家庭地址是自己填的。我随便编了一个,并且对家里假装学校不会寄成绩单的样子。 这样就随便考多低的分都可以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了。 当然,大家其实也知道大学的分嘛就是那么回事,只要你有毕业证,没人关注你过程中的分数的。
教师们为什么没有穿衣自由?
【27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