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的北京,正值寒冬。 那时候的秦城监狱里,一股消毒水味儿总是挥之不去。 医务室里,一位白发老人静静躺着,呼吸越来越微弱。 医生在登记本上写下了“李伍”这个名字,没人多问。 但其实,病床上的他,就是写出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田汉。 曾经活跃在戏剧舞台、文艺圈的田汉,此刻只剩下淡淡的气息,仿佛历史的风吹过,留下的只有一行字和一段沉重的往事。 田汉原名田和,是湖南长沙人。 年轻的时候去日本留过学,回国后没少折腾,一直投身戏剧、电影,算得上我国现代文艺界的大人物。 说到他的成就,最让人记住的,还是他写下的那首《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后来成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也成了新中国的国歌。 田汉不仅写歌,还写戏剧、策划文艺活动,推动我国文艺事业发展,几十年如一日,真的很拼。 但天有不测风云。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田汉和很多文化界、学术界的人一样,被当成“反动学术权威”批斗。 1966年春天,田汉被关进了秦城监狱,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1968年,他被“永久开除党籍”,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身份一夜之间全变了。 那段时间,田汉的身体每况愈下,得了重病,医疗条件也跟不上。 1968年年底,田汉在狱中去世,享年70岁。 他去世时,被登记成“李伍”,真实身份并没有公开,家人也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 田汉的妻子安娥,也是搞文艺的。 可惜丈夫去世后,她一直没接到确切的消息。 信息不通畅,她整整等了七年,直到1975年才终于知道丈夫已经离世。 这个打击对安娥太大了,身体和精神都受不了,没过多久,她也离开了人世。 夫妻俩都没等来彻底的平反。 田汉去世后,事情并没有马上过去。 1979年,相关部门开始为“文革”时期被错批的知识分子平反。 田汉也被恢复了名誉,党籍也给补回来了,国歌词作者的身份重新被认可。 很多文艺界的人都为他感到高兴,媒体也纷纷发表纪念文章。 后来,田汉和安娥的骨灰一同安葬在北京八宝山,墓碑上刻着他的名字和主要成就,算是给了他们一个交代。 田汉的艺术成就远不止国歌。 他一生写了不少剧本、歌词和诗歌,很多作品至今还在各地舞台上演。 田汉一直主张文艺要贴近人民、服务大众。 他说,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反映时代声音。 1949年以后,他积极参与国家文艺政策的制定,推动了现代文艺事业的发展。 田汉的学生和同事里,后来有不少人成为我国文艺界的中坚力量。 田汉的故事,是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交织的缩影。 他和安娥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家庭和社会的真实面貌。 田汉的艺术成就和为人处世,影响了无数后来者。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田汉的事迹,他的精神也成为新时代奋斗的动力。 田汉和安娥的故事,见证了我国文艺界的坚守与责任,也让我们对那个特殊年代有了更加真实的认识。 参考:金台资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
1968年的北京,正值寒冬。 那时候的秦城监狱里,一股消毒水味儿总是挥之不去。
豫经猎史册
2025-10-17 14:41:09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