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为啥同样面积超级大,新疆人口才2800多万,而阿富汗都4500多万,伊朗9000多万,巴基斯坦更是高达2个亿,实际上还是缺水,新疆也就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这三条河流水量,而阿富汗的山区有很多内流河水量丰富,甚至伊朗需要向阿富汗购买水源。 新疆能依靠的主要河流其实只有几条,塔里木河最大,可年径流量不过五十亿立方米。水量来的时候太集中,走得又太快,想用好只能靠修水库调节,否则下游的田地早就裂开了口子。 地形也没帮上忙。新疆地势高低起伏,超过一半的地方是沙漠和戈壁,真正能种地的地方挤在零碎的绿洲里。 和田地区绿洲面积不到全部的四个百分点,却塞下了一千多万人。看地图会发现,那里就像被大漠包围的小岛,一块接一块,中间全是无边无际的黄沙。 对普通人来说,越过一条沙带就像隔着一片海,土地广,能住人的地方反而少。反看阿富汗,山多是山,可水也多。 那里的兴都库什山脉每年积雪融化,形成一条条向北和向西流淌的河流,不像新疆的水被沙漠吞掉,大多河水都能顺着山谷聚成一片片绿洲。 因为河多,他们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成立了赫尔曼德河流域管理局,甚至能和伊朗签订分水协议。虽然阿富汗经济水平远不如新疆,但有了稳定的水源,基本生存和耕种始终能靠上。 巴基斯坦则是靠人定胜天。它没有新疆那样的冰川,也缺天然水源,但印度河给了它一线生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巴基斯坦修了两座巨大的水库,又挖了几百公里的渠道,把西部的水引向干旱的平原。 靠着这套系统,他们把几百万公顷的沙土地都变成了农田,粮食产量一上来,人口自然也跟着蹿了上去。虽然人均水量不高,但他们用出了最高的效率。 伊朗的情况更复杂,它也缺水,却有连片的盆地和耕地,加上灌溉方式早、技术细,能把少量的水反复利用。 伊朗的城镇大都分布在山谷之间,人口集中、土地衔接,不像新疆那样分散。再加上历史上本就人口基数大,水和地结合得好,自然人口数量也被托得高。 新疆的难处就在于此:地太大,活水却太少。水主要集中在山脉边缘和冰川附近,待到夏天才爆发,冬天却一滴都不剩。那样的水流对于人口和农业来说都不稳定。 再加上沙漠把绿洲割裂得零散,几乎没有成片的可耕地,大城市和大聚落就很难形成。 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的农业社会早已延续了上千年,只要粮食能解决,人口自然会繁衍下去。 新疆长期环境艰苦,即便水资源看上去不少,却因为可利用面积有限,人口规模一直难以突破。 说到底,一个地区是否能养活更多人,不在于面积有多大,而是看能不能形成足够多的可居住空间。 决定这些空间能不能“活”的,是水能否稳定流到需要的地方。新疆的土地辽阔,资源也不算贫瘠,但那里的水走得太难、流得太短,这才是人口差距背后的真正原因。 因此,这片边疆的挑战并不在数字上,而在天与地的配合。它要么依靠更大的水利调节体系去寻找平衡,要么就继续沿着那些被河水滋养的绿洲聚居下去。 新疆人口的秘密,其实就是一场人与自然漫长较量的结果。
阿巴大战,果然是冲中国来的?幕后黑手不止一个!今年中国周边的地缘棋盘就没闲着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