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首席财务官:我们已经为中国对稀土元素和开采和精炼技术的出口管制制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ASML首席财务官戴厚杰告诉彭博社,这家光刻巨头已经为中国对稀土元素和开采和精炼技术的出口管制制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该公司的先进工具有很长的交货周期,因此它有大量的原材料库存,以满足客户的短期需求。 不过,这个“短期”到底有多久? 先说说稀土对光刻机有多重要,EUV光刻机里的磁悬浮工作台、激光器、光学镜头,几乎每个关键部件都离不开稀土。而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分离加工产能和93%的磁体制造技术,尤其是镝、铽等重稀土的提纯精度,中国企业能做到99.999%,美国同行却只能达到99.9%。这就意味着,ASML的设备生产在技术和材料上都深度依赖中国。 面对中国的出口管制,ASML的第一个应对策略是“囤货”。因为光刻机生产周期长达18-24个月,ASML提前储备了大量原材料。但这里有个关键数据:ASML库存的钕铁硼磁体只能维持8周的生产。 也就是说,最多两个月后,库存就会见底。到时候如果还拿不到中国的出口许可,EUV光刻机的月产能可能下降15-20台,直接导致每年32-43亿欧元的损失。 那ASML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比如找替代供应商。美国虽然有稀土矿,但开采成本是中国的3倍,而且中重稀土含量不足5%。澳大利亚倒是有稀土矿,但精炼技术和产能严重不足,就算政府砸了10亿美元贷款,也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商业化生产。 更麻烦的是中国这次的管制不仅针对原材料,还包括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等全链条技术。就算其他国家能挖到稀土矿,没有中国的技术和设备,也很难把矿石变成高纯度材料。比如巴基斯坦和美国签了5亿美元的稀土协议,但当地的开采和加工技术都依赖中国设备,最后只能卡在审批环节。 ASML也想过把生产转移到马来西亚,但这个方案同样困难重重。首先是成本问题,从澳大利亚进口稀土矿会让单台光刻机的材料成本增加12%。其次是时间问题,马来西亚的工厂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投产。而重新设计不含中国稀土的磁体,至少需要18个月的研发时间。 在这期间,ASML的竞争对手可不会闲着。日本的尼康和佳能正在大力推广28纳米DUV光刻机,售价只有ASML同类产品的60%。如果ASML长期受制于稀土供应,可能会丧失30%的中端市场份额。 再看看ASML的客户,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这些芯片巨头,都在等着ASML的设备来生产先进制程芯片。由于交货周期已经从12个月延长到18个月,这些客户不得不调整2纳米和3纳米芯片的量产计划。 更糟糕的是,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商的需求也在下降。美国撤销了对美光、三星等公司的快速VEU许可豁免,导致ASML预计2026年来自中国的订单会明显减少。一边是原材料供应吃紧,一边是市场需求萎缩,ASML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这场稀土博弈背后,其实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度绑定与地缘政治的激烈碰撞。中国通过稀土管制,既回应了美国的技术封锁,也在重塑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而ASML作为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正夹在技术依赖和政治压力之间,艰难寻找平衡。 未来几个月,ASML能否顺利拿到中国的出口许可,替代供应链的建设能否按时推进,将直接影响其在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地位。而这一切,也将成为观察中美科技博弈的重要窗口。 来源:凤凰新闻 【ASML:已对中国稀土限制做好准备】
含有美国技术的光刻机不许卖给中国,含有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就不许卖给美国!中
【16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