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上有意思的事不少,最扎眼的还得说是美国、俄罗斯和我国这“三巨头”,竟然差不多前后脚,几乎在同一时间都在小型核反应堆上搞了个大动作。 要说这事儿纯属巧合,估计没人信。 毕竟现在全球都盯着能源安全和科技创新,谁都不想在这赛道上慢半拍。 先说美国。自打特朗普又上台后,美方的风格更直接了。 这回美国国防部和能源部一拍即合,宣布要给本土的美军重要基地专门配备小型核反应堆。 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这些基地不管外头发生什么,电都不会断,安全有保障。 老美这套思路其实不新鲜,早年间他们在偏远军事设施上也试过核能供电,但那会儿技术还不够成熟。 现在的小型反应堆跟以前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体积小,效率高,移动起来也方便,等于给军用基地装上了随身携带的“核电宝”。 美国还把目光瞄准了未来民用市场,想着这技术一成熟,说不定还能推广到偏远小镇甚至灾区救援。 美国在这块动作不小,嘴上也挺自信,既要安全又要高效,显然是想在全球能源圈里抢个“话语权”。 再看俄罗斯,普京出镜讲话一直都挺有分量。 这次他说,只有俄罗斯才有能力大规模修建小型核反应堆。 听上去挺霸气,其实也确实有底气。 俄罗斯这几年在北极圈、远东那边,动不动就把小型核电站运过去,解决了偏远地区的用电老大难问题。 除了国内用,俄罗斯还积极往外推销自家的小型核电技术,跟亚洲、非洲不少国家都有合作。 普京这回高调发声,不光是秀肌肉,也是给外界打广告,告诉大家“我们有技术,想用找我们”。 说到我国,其实这回是最低调的。 美国、俄罗斯那边一通喊,咱们啥也没说,就是默默把“玲龙1号”推上了台面。 这“玲龙1号”可不是普通货色,是全球首个经过原子能机构认证的商用陆地小型核反应堆。 最关键的,它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所有核心技术都在咱们自己手里。 项目选在海南昌江,工程推进得很顺,主体结构刚刚封顶。 我国的“玲龙1号”设计上特别灵活,既能给偏远岛屿、工业园区等地方供电,也能用来海水淡化、供暖,应用场景特别多。 更厉害的是,这套系统的安全标准非常高,国际原子能机构专门做了多轮评估,最后给了大大的肯定。 其实“玲龙1号”立项、建设、再到今天亮相,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不靠吆喝,靠的是技术积累和工程实力。 这波“三国同台”,也让全世界核电行业都炸开了锅。 小型核反应堆现在成了新风口,各国都想争头把交椅。 国际主流机构和媒体也都盯着,谁能把技术做扎实、标准做严、工程推进得快,谁就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先机。 美国和俄罗斯口头上说得多,工程落地还在试点阶段;我国“玲龙1号”则是实打实地推进,全球第一个商用陆地项目已经冲在最前面。 这个成绩,放在全世界来说,都是硬核实力的体现。 参考: 每日经济新闻——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全球...
荷兰那群人现在想谈豁免,有点想多了。现在他们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怎么保住那几个外国
【93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