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16日)发布沈泽玮的评论,中美脱钩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大家都在猜测,这场大国博弈中,谁先亮出底牌,谁又能在最后占据上风?其实,真正较量起来,虚实才能分明。 先看看中美贸易情况,2024年1 - 9月,中美贸易额高达数千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涵盖电子产品、服装等众多领域,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占其进口较大比重。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中美经济联系紧密,脱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美国若想在经济上与中国彻底切割,无疑会伤及自身。就像美国一些依赖中国零部件的制造业,若失去中国供应,生产成本将大幅上升,产品竞争力下降,最终受损的还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2024年下半年,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占比有所提升。 这背后是去美元化暗流涌动,人民币正逐渐在国际货币舞台上崭露头角。曾经,美元凭借SWIFT系统在全球跨境支付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如今,人民币结算的推进让美元的根基受到动摇。想象一下,如果未来更多国家在贸易中选择人民币结算,美元的信用和地位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美国国内对于金融战也存在不同声音。2024年10月,部分美国经济学家和商业团体公开表示,将中国踢出SWIFT系统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反噬。美国企业在华有大量投资,中国市场也是其重要的销售市场。 一旦中国被踢出SWIFT,美国企业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将受到极大阻碍,全球供应链也会陷入混乱。这就像美国自己扔出了一颗“核弹”,结果炸的却是自己的经济根基。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愈发凸显。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高端装备制造也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让中国制造在全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中国应对美国贸易压力的强大筹码。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打压中国制造业,却没想到中国制造业在压力下不断升级转型,反而更具竞争力。 全球去美元化浪潮中,其他国家也在积极行动。2024年,俄罗斯、伊朗等国在能源贸易中更多采用本币结算,金砖国家也在探讨建立新的支付系统。 这些举措都在削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长期依赖美元霸权获取经济利益,如今去美元化趋势对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在中美这场博弈中,双方都在权衡利弊,谁都不敢轻易亮出“底牌”。所谓“部分脱钩”成常态,不过是双方都在避免同归于尽。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仍充满变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希望双方能以理性态度处理分歧,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美国财长:中国开始玩真的了!据美媒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112评论】【1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