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在近期,刊登美国“专家”的“警告”,具体内容就是,中国出招过猛,中国政府对特朗普发起的强烈反应估计不足。 美国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甚至公开表示,中国已经养成了“危险的新习惯”,总是低估美国反击的速度和手段。这种人在美国待久了,说出来的话一点不遮掩,给外界的感觉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可真要算起来,事情和美国媒体描述的完全不一样,先是美国在9月,突然一下子把包括复旦微电子在内的23家中国高科技公司扔进了所谓的“实体清单”,直接卡死从高端到低端的芯片生产通道。 连设计必须的软件工具也被禁用,美国是要让这些企业动不了,复旦微电随后披露自己手中还有31亿存货、21亿原材料,一句“坚定自主”,实际也是在硬抗美国封锁,准备长期应对。 紧接着,美国还推出了所谓“穿透式规则”,只要第三国工厂用上美国设备,就不能给中国军民融合企业代工,他们直接抓了个连带名单,范围一下子扩展到近三千家中国企业。 再看看10月,美国借口伊朗问题,把大陆和香港十几家企业剔出了全球供应链,然后又搞什么港口加费,一艘中国货轮多交几十万美元,美方是把海运变成了自己提款机。 面对这么连环的组合拳,中国反击才刚刚开始,海关总署马上把镓、锗等关键原材料的出口审批变慢,让美方军工产业一下子断粮。 数据一看就明白,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对美稀土出口许可证骤减四成,美国军工联合体慌了,说再继续下去,F-35战机生产线都要停工。 这会儿他们才晓得谁“出招更猛”:美方不断加码,中国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就是你来我往,谁都不肯服软。 而在企业层面,美国到处找稀土替代供应地,但转了一圈发现离不开中国;而中国企业像复旦微电,手里的货直接就是底牌,先进制程没法做就先稳住车载和工控领域,国产EDA也正逐步顶上来,市场没被美国搞垮,反而更团结,盯着补齐强项。 而孙韵所说的“中国随意轻敌”,其实就是给美方单边制裁找个理由,她的论调,说白了是美国惯用的老伎俩,自己先动手,然后尽力把中国的反击说成是“挑事”,好让国外用户和本国选民都觉得道理在自己那一边。 可数据明摆着,美国制裁实体今年比去年多三成。这场较量,说到底还是实力和市场说话,美国要加码关税,对中国芯片产业断供。 但中国现在已经有了成熟产能兜底,行业协会已经建议整机厂谨慎采购美系芯片,直接推动国产产品加速上位,美国想靠“关税回旋镖”出招,最后疼的还是华尔街和自家工厂。 参考信源:新浪财经 2025-09-13 《突遭制裁!美国政府将复旦微电等23个中国实体列入“黑名单”》 观察者网 2025-09-15 《被美列入实体清单,复旦微电:存货有31亿》 西雅图中文电台 2025-10-14 《中美贸易紧张有所缓和,美方语气转软,美股强劲反弹》
☁华尔街中文网认为,美国商界对中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180°转变,要求美国对
【34评论】【48点赞】
奋斗
狗腿子急了,说明干得漂亮!
终极战狼
狗屁专家,干你老美没得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