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宣布了。 2025年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目。以旅游或商务目的赴菲、行程不超14天的中国公民可在线申请,但只能从马尼拉或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入境。菲方称此举是为了加强民间交流和促进合作,但明眼人都看出,这背后是菲律宾旅游业撑不住的无奈之举。 中国游客曾是菲律宾旅游市场的 “顶梁柱”,可后来签证政策一收紧,加上航班班次减少,中国游客数量掉了一大半,2024 年全年才 58 万人,连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对靠旅游吃饭的菲律宾人来说,简直是断了生路,当地旅游局私下都承认,“没有中国游客,我们的旅游产业链就像少了发动机”。 这次恢复电子签的“小心思”,说是 “加强交流”,可限制入境机场的操作就很耐人寻味,马尼拉和麦克坦 - 宿务是菲律宾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受冲击最严重的区域。 选这两个机场,就是想把中国游客直接引到最需要客源的地方,帮当地商家快速回血。 而且电子签只针对 14 天内的短期行程,摆明了就是优先抢 “快消型” 游客,这类游客大多会集中在热门景点消费,住酒店、吃海鲜、买伴手礼,能最快拉动现金流。 要是真为了 “深度交流”,怎么不开放更多入境口岸,怎么不放宽行程时长?说白了,就是急着先把 “救命钱” 赚到手,其他都是次要的。 菲律宾这些年为了吸引其他国家游客,也试过搞促销,比如对韩国、日本游客免签,可效果差得远。 韩国游客更爱去济州岛或者泰国,日本游客偏好更成熟的东南亚线路,还不如中国游客巅峰时的零头,而且中国游客的消费力是出了名的强,连当地的小摊贩都盼着中国游客回来。 现在菲律宾经济增速放缓,外汇储备也不充裕,旅游业作为能快速创汇的行业,不抓中国游客这根 “救命稻草”,还能抓谁? 有人可能会说 “菲律宾是不是想借旅游改善关系”,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改善关系是顺带的,核心还是为了钱。 之前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有些小动作,导致中菲旅游合作冷了一阵,可国内旅游业的亏损报表不会骗人。 2024 年菲律宾旅游收入比 2019 年少了 126 亿美元,相当于丢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现在主动恢复电子签,就是想在 “经济需求” 和 “地缘关系” 之间找平衡:既借着 “交流” 的名头给双方台阶下,又能让中国游客赶紧来填旅游业的窟窿。 其实不管是菲律宾还是其他国家,旅游业从来都是 “靠人气吃饭” 的行业,而中国游客就是全球旅游市场的 “流量密码”。 泰国靠免签吸引中国游客,2024 年旅游收入创了历史新高,马来西亚开放电子签后,中国游客带动其海岛旅游收入增长 50%。 菲律宾现在恢复电子签,本质上是 “亡羊补牢”,要是再晚一步,等中国游客习惯了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便利政策,再想抢回来就难了。 说到底菲律宾这次的操作,与其说是 “主动合作”,不如说是 “被动自救”,“加强交流” 的说法只是体面话,真正的驱动力是旅游业快撑不住的现实压力。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从来都离不开 “互利” 二字,中国游客需要便捷的出行选择,菲律宾需要游客来激活经济,这种双赢的需求,才是两国合作最实在的基础。
菲律宾宣布了。 2025年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
青橘小罐
2025-10-16 10:51:31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