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大停电已经变成了常态,三年半的战争终于榨干了乌克兰最后一点儿工业潜力。 包括欧洲工业的维修能力也基本上耗尽了。 今年这个冬天,乌克兰恐怕是熬不过去了。 2024 年底的数据摆着,乌克兰已经丢了一半的发电装机容量,火电站被砸得只剩不到两成能用,水电站也折损了四成运力,相当于整个国家的能源心脏被硬生生剜去了大半。 就说那特里皮尔斯卡火力发电厂,2024 年 4 月刚被导弹炸得瘫痪,导致基辅周边 300 万人断电,花了好几亿格里夫纳修了大半年,加装了无人机防护系统,结果 2025 年 9 月又挨了一顿炸,抢修队刚把设备拼起来,转头又得去捡碎片,这哪是维修,简直是在给废墟 “贴创可贴”。 到了 2024 年 12 月更夸张,圣诞节当天俄军直接泼了盆冷水,70 多枚导弹带着 100 多架无人机扑向能源设施,基辅几个区直接黑了,哈尔科夫 50 万人连暖气都停了,老百姓只能裹着厚衣服躲进地铁站,说好的节日氛围全被冻没了。 这背后根本不是运气差,是三年半的战争把乌克兰的工业底子彻底榨干了,曾经好歹是 “苏联工业布局最完整的加盟共和国”,现在连修个变压器都得求别人。 2022 年到 2024 年,GDP 比战前掉了 22%,2025 年前两个月增速只剩 1.1%,还不如战前的三分之一,乌克兰国家银行都隐晦地承认,产能增长基本是零,说白了就是工业机器彻底转不动了。 冶金业这根顶梁柱先塌了,唯一能产焦煤的波克罗夫斯克煤矿停了,没有焦炭,钢铁厂就成了废铁堆,而钢铁恰恰是修电网、造机器的基础,现在别说造新设备,连修旧的零件都凑不齐。 更惨的是工厂要么被炸要么没人,美国伟创力在乌克兰的电子厂,运营 13 年、2600 多个员工,2025 年 8 月直接被两枚导弹砸穿屋顶,机器成了扭曲的废铁,受伤的工人还没出院,工厂就宣布彻底关门,要知道这厂连咖啡机都造,属于最基础的民用工业,连这都保不住,更别提重工业了。 建筑行业更别提了,2024 年的建筑产品指数比战前还低 49%,2025 年初新开工的项目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不是不想建,是钢筋水泥涨得离谱,更没人手。 有人说找欧洲修啊?可欧洲自己早就力不从心了,纯属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欧盟倒是喊着支援,2025 年 10 月给了 650 万欧元的设备,看着不少,拆开来就是些无人机干扰器和小巴士,跟乌能源设施的缺口比,简直是给消防车递打火机。 之前还说要再拨 1 亿欧元修发电设备,可这点钱连修三座变电站都不够,要知道 2024 年 11 月俄军一次就炸了 3 座关键变电站,那可是核电站输电的枢纽,没了它们,发出来的电也送不出去。 更关键的是欧洲自己的产能也崩了,这几年一门心思搞可再生能源,2024 年风电太阳能占比快到一半了,煤电占比跌到 10% 以下,可输变电设备的产能没跟上,德国和意大利占了欧盟 70% 的储能电池,其他国家连自己的电网都修不过来,哪有多余的给乌克兰。 之前波兰、罗马尼亚这些国家还接了乌的求援,可自家的变压器库存早就空了,想帮都没东西拿得出手,欧盟那些 “慷慨的贷款” 看着好听,本质上是让乌克兰打欠条买零件,可现在连欠条都快没人愿意接了,毕竟谁也不想把钱扔给一个连工厂都开不了的地方。 美国那边更不靠谱,600 亿美元的援乌法案卡在国会,拜登骂议员不作为,可骂归骂,钱就是到不了位,乌军连弹药都不够,更别提买能源设备了。 有数据说现在乌军队的装备只有 20% 来自美国,55% 靠本土生产,可本土工厂都炸得差不多了,这 55% 纯属自欺欺人,说白了就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电网炸了没人修,修了没零件,有零件没工人,恶性循环下来,停电能不成常态吗? 眼瞅着冬天来了,气温一降到零下十几度,麻烦就更大了。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本来就靠欧洲接济,北溪管道炸了之后,欧洲自己的天然气价格都忽上忽下,给乌的份额一减再减。 现在发电靠剩下的半条命,取暖又得抢电力,政府只能优先保民生,工业用电直接砍半,基辅周边的化肥厂每周只能开一天工,最后干脆停产,工人回家啃面包去了。 更要命的是通胀疯涨,2025 年 3 月生产者价格涨了 37%,电力和天然气价格飙了 65%,鸡蛋、面包跟着涨价,老百姓兜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连买煤取暖都得精打细算,不少老人只能靠捡树枝烧火,曾经的 “欧洲粮仓”,现在连饭都快吃不上了,粮食自给率跌到 40%,这哪是过冬,简直是过 “鬼门关”。 说穿了,乌克兰现在就是个被掏空的躯壳,工业没了,能源垮了,人跑光了,欧洲帮不动,美国靠不住。 基辅的路灯亮了又灭,就像这个国家的希望,看着有微光,其实风一吹就灭,今年冬天要是再遭几次空袭,恐怕连柴油发电机的油都凑不齐,这日子是真的熬不下去了。
连乌克兰人都无语了,芬兰女孩跑到乌克兰当雇佣兵。乌克兰军方安排全面培训,她专注
【45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