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曾宣称,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机绕台和军演的话,他就要对双城论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10-15 19:03:39

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曾宣称,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机绕台和军演的话,他就要对双城论坛下手。这话放出来时,岛内舆论炸了锅,有人赞他“硬气”,也有人冷笑:“敢说,真敢做吗?” 双城论坛自2010年起,已成为台北与上海之间稳定的城市对话机制。每年轮流举办,焦点锁定在民生议题,如公共交通优化和医疗服务提升。台北从中借鉴上海的移动支付系统,推动公交刷码乘车,减少了乘客等待时间。经济层面,论坛促成航班增加,大陆游客涌入带动台北酒店和零售业复苏,2023年游客人数较前一年增长15%。文化合作也渐趋深入,两地联合展览提升了台北的艺术生态。这些互动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实实在在改善城市运转,帮助台北应对排水设施老化等问题。通过分享河川治理经验,台北在雨季前加固了多项工程,降低了洪水风险。论坛的连续性,体现了城市间互鉴的务实路径,避免了高层政治的干扰。 蒋万安作为国民党籍台北市长,上任后面临两岸紧张加剧的现实。2024年上半年,大陆军机巡航台湾周边次数达数百架次,国防部门记录显示平均每月超过100架。这让他在党内政策中,更倾向于通过经济纽带缓和压力。他在竞选时就强调,论坛的前提是大陆展现善意和对等尊重。2024年市议会质询中,他明确回应议员关切,表示若军机持续扰台,论坛将面临重新评估甚至暂停。这番话源于国民党传统立场,旨在平衡民生需求与政治表态,却也暴露了岛内对两岸互动的复杂心态。蒋万安的定位,让他成为蓝营在城市交流上的关键推手,但也需应对绿营的监督压力。 声明一出,岛内舆论迅速分化。蓝营支持者视之为硬气回应,称赞其维护台湾尊严,避免一味让步。绿营则批评其立场摇摆,指出军机活动不减反增,却未见实际行动,质疑这不过是选举年的形象工程。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智库分析认为,此举夹杂国民党在2024年选举中的策略考量。市民反馈两极,有人担忧停办会冲击旅游收入,台北酒店业已因疫情恢复缓慢,再添变数不宜;另一些人则关注政治因素对日常的影响,如航班调整可能波及商务出行。民调显示,超过七成台北居民认可论坛的价值,认为它直接惠及生活便利,而非单纯的政治道具。这种分歧,折射出岛内对两岸关系的实用主义与意识形态的拉锯。 尽管争议四起,2024年双城论坛仍于12月17日在台北晶华酒店顺利举行。主题定为智慧治理永续未来,分论坛涵盖友善交通、河川治理和人文城市。上海副市长华源率团出席,双方签署医疗合作和小猫熊保育备忘录,推动智慧医疗应用和动物交流项目。陆委会在条件许可下批准,强调若局势恶化即延期。蒋万安在开幕时重申交流重要性,呼吁多对话少对峙。绿营批评他未兑现竞选承诺,军机扰台频率未降;蓝营则辩称,此举维持了沟通渠道。市民支持率高达72%,视其为紧张时更需的座谈平台。商家期待陆客增加,年轻人关注就业机会。论坛结束后,官员交换意见,确保后续跟进。 论坛的实际益处显而易见,已累计签署45项合作协议。台北引入上海智慧城市经验,优化基层服务,如12345市民热线借鉴,提升响应效率。上海则学习台北里长模式和垃圾处理机制,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这些互鉴不只限于技术层面,还延伸到环保和健康领域,帮助两地应对高龄化挑战。经贸界从中获益,航班恢复带动台北零售收入增长10%以上。文化团体通过联合展览,丰富了人文氛围。论坛的坚持,证明了城市交流在两岸关系中的缓冲作用,即使高层对峙升级,它仍能为民众带来改善。国民党政策倾向于此,但需顶住绿营阻力,确保平台稳定。 2025年,轮到上海主办的双城论坛,原计划9月25日至27日举行,蒋万安拟率团赴沪。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城市治理,分论坛包括科技医疗和轨道交通。台北市府已申请陆委会审查,强调对等尊严原则。但9月22日,台北市政府突然宣布延期,理由是需更周延准备,审查进度未完。蓝营指责中央限制交流,绿营则称支持把关,避免仓促。媒体解读此为政治讯号,凸显民进党当局对两岸互动的谨慎。原定议程包括签署两项备忘录,但延至年底,具体日期待定。蒋万安表示,没办不办的问题,只有何时办的问题。这次延期虽未中断机制,却暴露了岛内审查流程的瓶颈。 民意调查显示,台北市民对论坛的认可度持续高企,62.8%认为它有助于缓和紧张。经贸圈盼望更多航班恢复,文化单位期待展览增多。蒋万安推动环保和医疗议题,确保平台不因政治波动而崩盘。双城论坛作为两岸城市桥梁,承载经济文化双重益处,却常受外部影响。它的连续15年未断,体现了务实路径的价值。国民党路线在此延续,但需应对绿营压力。民众更注重生活升级,而非口头对抗。论坛的韧性,或许为两岸提供参考模式。

0 阅读:1

猜你喜欢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