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严禁贩卖私盐,那咸鱼怎么算?专家:官府早就替你安排妥了 沿海渔村里,一网鲜

蕊蕊聊过去 2025-10-15 18:50:20

古代严禁贩卖私盐,那咸鱼怎么算?专家:官府早就替你安排妥了 沿海渔村里,一网鲜鱼拉上岸,堆得老高,吃不完就得赶紧腌了。要是搁古代,盐可不是随便买的,官府管得死死的,私下贩卖那可是掉脑袋的勾当。那些咸鱼晾在竹竿上,风一吹,咸香四溢,可这盐从哪儿来?官府早有高招,专供渔盐,染成红的,领多少用多少,余下还得交回去。渔民们摸着盐袋子,心里直嘀咕,这网越收越紧,到底谁在背后算计着呢?   盐这东西,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国家大事。想想看,没盐日子怎么过?炒菜淡出鸟来,人还容易生病。古时候制盐费劲,海边晒的得靠天吃饭,内地熬的烧柴成堆,产量低,成本高。国家为了稳财政,早早就把盐铁抓在手里。从春秋齐国管仲那会儿起,就搞“官山海”,盐归官卖,私家不许碰。这政策传下来,秦国商鞅变法接着干,汉武帝元狩四年更是一锤定音,采纳桑弘羊主意,盐铁全专卖,派孔仅、东郭咸阳管全国。这么一弄,盐价稳了,国库鼓了,边疆打仗、水利修坝都有钱使。私盐贩子呢?抓到轻的流放,重的直接砍头,律法写得清清楚楚。 沿海一带,渔民日子靠海吃饭。鱼多的时候,一船拉回几百斤,吃不完就烂,腌咸鱼是老法子。盐用量大,一斤鱼得配一两盐,层层洒上揉匀,保几个月不坏。可官盐贵啊,一斤几钱银子,渔家出海一趟赚的勉强够温饱,哪舍得大把撒?私盐便宜,黑市上偷偷卖,可风险大,盐枭聚众抢船,官府派兵围剿,河边血迹斑斑。明清时候,盐运司管得严,分产销区,商贾领盐引才能运。清康熙整顿盐务,官督商销,私盐案一年抓几千。 官府不是不管渔民死活,早想出招儿。渔盐这玩意儿,就为他们量身定做,价格是官盐一半,专供沿海腌鱼用。领盐得报鱼量,船大配多,小船配少,盐司吏员一本正经记账。清乾隆时候,广东巡盐察院沙鸣冈弄出“渔引”制度,渔户拿着引领盐,限量使,余下交公。这盐还染红,用橄榄叶汁泡的,一眼看出来,藏不住。私藏卖的,抓到杖打,屡犯斩首。渔民捕鱼回村,先报数,官吏查袋子,红盐点点,瞒不过去。 这么管,渔家心里有数了。咸鱼腌好,晾干成块,红白相间,卖到内地换米粮布匹,日子稳当。私盐风头小了,沿海案子少,村里太平。元代时候,鲍鱼肆得官许才能开,咸鱼咸虾都归管。唐第五琦榷盐法,民产官收官销,盐户卖给国家。这套路传下来,明清完善,盐课占赋税一半,修河筑坝、守边防,全靠它。   说白了,国家管盐是为大局,百姓用盐是为小家。官府这安排,堵了私盐路,开了渔民生路。渔盐低价,稽核严实,咸鱼成了合法买卖。安史之乱后,唐朝无税流通变专卖,就是为稳国。后世看,这政策接地气,顾民生,防风险,智慧在里头。  

0 阅读:207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