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搞笑了!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中国禁止买入美国的大豆之后,他们把大

史之春 2025-10-15 15:45:53

太搞笑了!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中国禁止买入美国的大豆之后,他们把大豆转向印尼和越南,让这些东南亚国家来大量采购美国的大豆。   这事儿好笑就好笑在“蚊子腿当鸡腿补”的荒唐劲儿。要知道,以前中国可是美国大豆最粗的“钱袋子”,巅峰时候美国种出来的大豆,六成以上都要卖到中国来。   咱们国家人口多,榨油、喂猪都得用大豆,一年能买走几千万吨,相当于美国半个大豆产业的出路。可现在这“大主顾”不买了,美国豆仓里的大豆堆得像山,眼看就要发霉,却扭头去找印尼、越南这些“小买家”,这不就像丢了西瓜捡芝麻嘛。   而且,印尼和越南加起来,一年能消化的大豆还不到中国的零头。越南自己的大豆需求主要靠榨油,一年也就几百万吨的量,印尼虽然多些,但大部分都从巴西买——巴西可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离东南亚又近,运费比美国过来便宜不少。美国想让这俩国家“大量采购”,简直是强人所难。   更逗的是,美国为了让这俩国家点头,还得倒贴钱。要么给低价折扣,要么许诺给贸易优惠,等于卖大豆赚的钱还没给的好处多。之前美国跟日本签贸易协议,逼着日本买80亿美元农产品,结果日本买的量反而比没签协议时还少。   印尼和越南也不傻,知道美国是急着甩货,肯定会压价,最后美国只能“亏本赚吆喝”。有个美国豆农自己都说,种1000英亩大豆成本要440万元人民币,要是卖不上价,一年辛苦就白搭,搞不好还得破产。   更戳穿假象的是,这些东南亚国家买了美国大豆,自己根本用不完,最后大多会加工成豆粕、豆油,再转手卖给中国。等于美国绕了个大圈子,大豆还是流进了中国市场,只是多了道中间商赚差价,自己赚得更少了。这就像有个人跟邻居赌气不做生意,转头把东西低价卖给对门,结果对门又把东西卖给邻居,自己还少赚了钱,你说这不搞笑吗?   那特朗普为啥非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说到底,全是为了选票。美国中西部的大豆主产区,比如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都是共和党的“票仓”,这些地方的农民以前大多支持特朗普。可贸易战一打响,豆农损失惨重,2018年那次贸易战就亏了近200亿美元,不少人都快撑不下去了。农民们天天抗议,说要的是长期市场,不是政府那点补贴——之前特朗普给120亿美元补贴,被议员骂成“砍了农民的脚,再给根金拐杖”,根本没人买账。   所以特朗普找印尼、越南当“新买家”,是想安抚这些农民,让他们觉得“政府在帮咱们找销路”,别在选举时翻脸。也是想装给中国看,摆出“没你也行”的架势,在贸易谈判里撑场面。   可这招根本骗不了人。美国农业部自己都算过,农业收入从以前的1200亿美元跌到600亿美元,腰斩了一半。豆仓里的大豆越堆越多,补贴的钱也迟迟发不下来,共和党议员都急了,直言没看到政府有真办法。那些被拉来“救场”的东南亚国家,也只是表面应付,真要让他们长期当“接盘侠”,谁也不愿意。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早就找好了替代来源,巴西、阿根廷的大豆源源不断运过来,根本不愁买不到。美国反而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不找新买家,豆农要造反;找了新买家,要么亏本,要么是自欺欺人的转口贸易。这种“自己挖坑自己跳”的操作,难怪让人觉得搞笑。   说到底,特朗普这招就是“政治表演”。表面上是给大豆找销路,实际上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选票基本盘,哪怕这出戏演得漏洞百出。可农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市场规律也骗不了人——没有中国这样的大市场托底,光靠几个小国家撑场面,美国大豆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这种“自欺欺人”的操作,说它搞笑都是轻的,其实更多的是荒唐。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