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2025年10月13日,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对从中国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15 14:58:30

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2025年10月13日,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冷轧板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税率定在903.48美元/吨,一征就是五年。 一吨钢板,要额外掏出903.48美元的关税,这数字简直让人咋舌。巴西外贸委员会于近期决策中明确,针对中国内地出口的不锈钢冷轧板,其现行进口贸易限制措施将予以延续。 这不仅仅是个贸易数字,它更像一面棱镜,把保护主义背后的各种矛盾照得一清二楚。 这道墙从今年10月13日起就要正式生效,一砌就是五年。可最奇怪的是,这墙的高度因人而异。同为不锈钢板材,若其原产地为中国台湾地区,那么该类产品进口时适用的关税标准,每吨最低仅需缴纳 93.36 美元。 算下来,大陆企业最多要缴的费用,能比台湾地区企业高出差不多十倍。 我们简单算笔账,如果一个巴西工厂要进口1000吨钢板,选择大陆货源,光是关税成本就可能比台湾货源多出超过40万美元。如此悬殊的落差,不免令人对这把衡量工具所指向的贸易公平性,产生根本性的疑虑。 中方当然不服。毕竟,中国不锈钢产业的竞争力,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依托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的生产体系,再结合量产规模带来的成本红利,该产品不仅在制造成本上具备显著优势,其表面平整度与抗腐蚀性能,也早已在全球各大市场的严苛考验中获得验证。 价格便宜,是因为效率高,成本控制得好,而不是所谓的“倾销”。 事实上,国内钢铁企业在节能降耗与绿色制造领域已倾注大量资源与精力,其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亦达到了相当严苛的水平。可惜这些努力在裁决中似乎被选择性忽略了。反观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这种税率差异就显得更加不合情理。 这记关税飞镖,看着是冲着中国来的,但绕了一圈,真正打疼的可能是巴西自己。巴西的家电、厨具、汽车零部件和建筑行业,都离不开这种厚度在0.35到4.75毫米之间的钢板。现在原材料成本暴涨,压力最后会传导给谁? 巴西企业也很头疼。不从中国买,还能从哪买?欧洲货源价格高,物流周期长;东南亚的产能又跟不上巴西市场的巨大需求。供应链说断就断,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巴西官方的理由是保护本土产业。可问题是,巴西国内的不锈钢产能根本不够用,而且生产设备相对老旧,效率不高。连炼钢需要的镍、铬这些关键原料都得靠进口,成本怎么可能低得下来?用关税把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挡在门外,真的能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吗? 这也不是巴西第一次这么干了。中国不锈钢产品所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其起点可追溯至 2012 年。该争端在 2013 年首次以征收关税的形式落地,并于 2019 年经历了首轮措施延期。如今,这已经是第二次“日落复审”后的决定了。这种做法在全球也不鲜见,欧盟、美国都对中国钢铁产品设过类似壁垒。 可长此以往,这种保护真的有利吗?它可能会让巴西本土企业失去技术升级的动力,变得越来越依赖保护。更重要的是,中国可是巴西大豆、铁矿石的大买家,在钢铁上闹得这么僵,难免会给更广阔的经贸关系蒙上阴影。 据说,中国企业曾试图提交成本数据自证清白,但并未被采纳。这种沟通的僵局,让一些企业甚至开始考虑通过马来西亚等地进行“转口贸易”来规避高额关税。 说到底,真正的产业安全感,从来不是靠高墙围出来的,而是在开放的市场里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这道903美元的墙,或许能挡住一时的风雨,但也可能遮住了本该照进自家院子的阳光。 信源:巴西对华不锈钢冷轧板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界面新闻2025-10-10

0 阅读:0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