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之所以在南海跳得那么凶,其实最大的靠山并不是美国,而是中国“永远不开第一枪”的战略。 好多人一看到菲律宾在南海闹得欢,第一反应就是“背后肯定有美国撑腰”,毕竟菲美签着《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客还老爱放话“挺菲律宾”,联合军演一场接一场,看着架势像是要给菲律宾兜底。可真要细琢磨就知道,这靠山纯属“纸糊的”,美国压根没打算为菲律宾跟中国真刀真枪干一场。 那所谓的防御条约看着唬人,里面写的“武装攻击”压根没明说包括南海这些岛礁的摩擦,全是模糊地带。之前菲律宾在仁爱礁搞事,美国也就派艘驱逐舰来“刷存在感”搞所谓“航行自由”,连停都没敢多停,更别说跟中国海警舰对峙了。 菲律宾政府心里跟明镜似的,美国就是想把自己当枪使,借南海的事牵制中国发展,真要是擦枪走火,美国肯定第一个躲得远远的,绝不可能为了菲律宾断送跟中国的大国博弈大局。 就说小马科斯政府吧,上台后一边往美国怀里凑,一边也没敢断了跟中国的经贸往来。毕竟菲律宾的香蕉、菠萝大半都靠出口中国,中国还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真把关系闹僵了,国内经济先扛不住。他们比谁都清楚,美国给的那点军事援助、几句口头承诺,根本当不了饭吃,更护不了他们在南海的投机行为。 可既然知道美国靠不住,菲律宾为啥还敢一次次往南海闯,今天派船闯仁爱礁,明天在黄岩岛挑事?关键就是吃准了中国“永远不开第一枪”的战略底线。 中国这原则本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避免冲突升级,可偏偏被菲律宾当成了“软肋”。他们算准了不管怎么折腾,中国都不会先动武,最多就是海警船驱离、用水炮警告,顶破天来点经济反制。 去年菲律宾故意派破旧补给船硬闯仁爱礁,还故意冲撞中国海警舰,就是料定中国会克制,然后转头就拿着视频去东盟、去联合国喊冤,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想靠国际舆论给中国施压。 这种“碰瓷式挑衅”成本极低,却能在国内捞足政治资本——小马科斯政府借着“对抗中国”的口号,还能转移国内经济低迷的压力,简直是打了一手如意算盘。 更鸡贼的是,菲律宾还学会了“见好就收”的套路。每次闹得太出格,眼看中国要动真格的了,比如暂停农产品进口、加强岛礁防御部署,他们就立马放软话,说“愿意对话”,等风头一过又故态复萌。他们摸准了中国不想把事情闹大的心态,把“不开第一枪”当成了无风险挑衅的“免死金牌”,觉得只要不真的引发战争,就可以无限试探中国的底线。 反观美国,其实也乐见其成。菲律宾闹得越凶,美国越有借口在亚太增兵、拉拢盟友搞围堵,还能卖武器给菲律宾赚一笔,简直是坐收渔利。 可美国心里门儿清,绝不能让冲突升级,所以每次军演都刻意控制规模,跟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也只停留在“训练”“装备援助”层面,从不涉及核心作战支持。 说白了,美国就是想让菲律宾当“出头鸟”,自己躲在后面看戏,既能消耗中国精力,又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但菲律宾的小算盘也不是次次都能打响。中国虽然不先开第一枪,可反制手段一点没少。除了海警的常态化巡航管控,还在南沙岛礁完善了防御设施,建了机场、雷达站,真要是菲律宾得寸进尺突破红线,也有足够的能力反击。而且中国越来越会用舆论反击,每次菲律宾挑衅,都及时公布现场视频、航行记录,把菲律宾的谎言戳穿,让他们的“受害者”戏码越来越没市场。 说到底,菲律宾靠着钻“不开第一枪”的空子在南海蹦跶,看似精明,其实是在走钢丝。一旦哪天挑衅过头,突破了中国的战略底线,或者美国哪天自顾不暇抽走了“口头支持”,他们迟早要为自己的投机行为买单。而中国坚守原则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应对手段,既守住了和平底线,也没让菲律宾的挑衅得逞。这格局高低,其实早就分出来了。
中菲一战,迟打不如早打!菲律宾总统嚣张喊话中国,只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让步,他们就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