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就这么说吧,中国高速的亏空,早从建设那天起就埋下了根,美国高速的“免费盈利”,也不过是换了种收钱的法子。 先说说美国那所谓的“免费高速”,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1956年美国就通过法案,联邦和州政府按9比1的比例出钱修高速,钱从哪儿来?全是车主交的税。你加的每升汽油里都含着燃油税,还有汽车购置税、轮胎税这些,攒起来成立个“联邦公路信托基金”,专门用来修高速、养高速。 说白了,美国车主是把过路费拆进油费里交了,不是真的没花钱,就拿油价说,美国汽油折合人民币4块钱一升,这里面已经包含了燃油税,而咱们国家油价6块多,除了燃油税还得单独交过路费,算下来其实美国车主的负担并没少多少,只是交钱的地方不一样。 而且美国高速也不是全免费,现在10万公里高速里有将近1万公里要收费,都是些年久失修的路段,收点钱专门用来整修,等修好了说不定又免费了。 那些收费路段也便宜,一次就几美元到十几美元,跟咱们每公里四毛五的收费比起来,确实不起眼。 但关键是美国高速早就建完了,几十年前就成型了,现在主要花的是养护钱,不像咱们还在疯狂建路,成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再看咱们中国的高速,亏空的根子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美国1940年就修高速了,咱们1998年才通第一条,起步晚了半个多世纪。 但咱们国土面积大,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拼了命建,现在高速里程快15万公里,比美国多了一大截。 这么大的摊子,钱从哪儿来?国家一开始没那么多闲钱,只能靠贷款,也就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 到2013年底,全国高速累计投资5万多亿,其中3万多亿都是借的,光债务余额就有3.4万亿,这利息一年就得不少钱。 更头疼的是建高速越来越贵,2011年每公里造价才5000多万,2013年就涨到9000多万,广东有些高速甚至达到3亿一公里。 有人说咱们建材、人工比美国便宜,按理成本该更低啊?这里面猫腻可不少,有干工程的老板说,招投标环节得拿出标的额20%来“打点”,这些钱最后全算进造价里。 河南原交通厅厅长石发亮就是靠插手高速招标受贿,还有些高速没通车就裂了缝、塌了坑,只能反复修,养护成本蹭蹭涨,这钱不都得从过路费里出吗? 收上来的钱到底花哪儿了?交通部门有笔账,过路费里8块多要还贷款利息,1块多养护,还有1块多是运营管理。 可这运营管理里水分太大,审计署查过,有家路桥公司编制27人,实际雇了156人,人浮于事不说,普通员工月薪八九千,项目负责人一年能拿30万。 更可气的是有些钱根本没用来还贷,被拿去建楼堂馆所、炒股票了,还有些路段早把贷款还完了还接着收,京石高速北京段赚了6亿多,还延长收费到2029年,这钱收着却没抵消整体亏空,能不让人费解吗? 更关键的是“统贷统还”这个规矩,高速不是都在繁华地方,中西部山区、偏远地区也得修,这些地方车少收费少,肯定亏本。 但国家得统筹规划,只能让热门路段的收入补贴冷门路段,连二级公路、农村公路的债务利息都得从高速收费里出,就像有的路段一年收不了几个钱,光利息就得付几百万,这亏空自然越来越大。 美国就没这问题,他们高速主要在人口密集区,偏远地方靠普通公路,成本低多了。 有人说咱们又交燃油税又交过路费,双重负担怎么还亏?确实,咱们油价里含着燃油税,但这笔钱不够用。 美国燃油税支撑着全国高速和县级公路,咱们的燃油税要养二级路、农村路,剩下的根本不够高速的开销。 而且美国车多、车流量稳定,高速利用率高,咱们有些新建路段车流量上不来,收的钱连利息都不够,可不就亏了嘛。 其实这几年情况也在变,ETC普及后运营成本降了些,有些到期路段也取消了收费。 但要解决亏空,光靠涨价肯定不行,得把账算明白,把腐败漏洞堵上,把冗余人员减下来,那些拿收费款乱投资、搞高福利的乱象必须根治,毕竟这钱都是车主一分一毛交的。 说到底,中国高速亏空不是“养不起”,是咱们建得太快、摊子太大,还背着早年贷款的包袱,加上管理上有些糊涂账。 而美国的“免费高速”不过是把过路费换成了燃油税,本质上都是车主掏钱,只是方式不同。 要是真像美国那样靠税收兜底,以咱们的国情,光靠燃油税根本撑不起这么庞大的高速网。 所以别再信“14亿人养不起高速”的说法了,咱们不是养不起,是在为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买单。 等债务慢慢还得差不多了,管理再规范些,说不定将来也能有更多免费高速可走,这总比光看着美国的“免费”表象发牢骚实在多了。
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
万事浮华
2025-10-15 10:51: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