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胡琏的葬礼仪式上,一张罕见的留影,这个仪式很特殊,因为是在船上举行的

小小历史查询 2025-10-15 08:49:30

1977年,胡琏的葬礼仪式上,一张罕见的留影,这个仪式很特殊,因为是在船上举行的,几位孝子跪在地上,桌子上放着胡琏的骨灰盒。 说起胡琏这名字,稍微懂点近代史的人基本都听说过,这位黄埔四期出身的将军,在国民党将领里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最出名的不是多能打,而是那离谱的“命硬”,运气好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就说1948年淮海战役那会儿,他跟着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被困在双堆集,被我军围得水泄不通,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当时部队都乱成一锅粥了,胡琏和黄维俩人急得团团转,最后都想着靠坦克突围。 黄维先挑了辆看着崭新的坦克,结果刚开出去没多远,发动机就出了故障,直接在原地趴窝,他本人当场就成了我军的俘虏。 而胡琏呢,不知是心大还是有预感,挑了辆看着破破烂烂的旧坦克,按理说这种故障率更高,可偏偏他那辆就跟开了挂似的,一路冲破我军的封锁线,愣是从包围圈里钻了出去。 更绝的是,坦克开着开着油就烧光了,他也不慌,干脆弃车步行,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一路躲躲藏藏,最后竟然真的逃回了南京。你说这运气,换个人估计早交代在半路上了。 到了1958年炮打金门那回,他又一次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当时他正担任金门防卫司令,三个副手开会,他迟到了一会,阴差阳错的,结果我军的炮弹就跟长了眼睛似的,精准砸在了指挥部附近,三个副手全部身亡。 不过这“命硬”的将军,晚年过得可不太如意。去了台北之后,他渐渐不受重用,手里的兵权被一点点架空,最后干脆离开了军界。换做旁人,估计得郁闷得茶饭不思,可胡琏想得开,没把心思放在争权夺利上,反而一头扎进了历史研究里。 他把心里的苦闷和不甘,全转化成了啃书本的劲头,整天抱着史书研究,对时政不管不问,活得倒也清净。 别看他表面上洒脱,心里头最惦记的还是老家。1976年端午节那天,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他突然放下筷子,跟儿女们说自己年纪大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陕西华县的老家看看,哪怕只是站在村口望一眼也行。可那时候两岸不通往来,这个简单的愿望,对他来说却比登天还难。 1977年,胡琏在台北病逝。临终前,他拉着儿子的手反复叮嘱,自己死后一定要火化,骨灰别埋在台北,就撒在金门的海边。因为在他心里,金门是离大陆最近的地方,这样一来,他就能隔着海峡,远远望着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了。

0 阅读:466

评论列表

用户48xxx70

用户48xxx70

12
2025-10-15 14:31

胡是有勇有谋,三野最大的对手

用户17xxx85 回复 10-15 22:14
胡链实际上受过重伤,一颗手榴弹爆炸,有好多弹片留在体内,不然的话可能高寿

网络除奸 回复 10-15 23:25
又来个台蛙国吹

猜你喜欢

小小历史查询

小小历史查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