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抛两岸政策:将在北京、上海设立国民党办事处 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郝龙斌今天(

云景史实记 2025-10-15 00:13:04

郝龙斌抛两岸政策:将在北京、上海设立国民党办事处 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郝龙斌今天(14日)召开“两岸政策”记者会,抛出“五大政见”,包括“将在北京、上海设立国民党办事处”。 现在来大陆的台商越来越多,2024 年大陆实际用的台资就有 12.6 亿美元,比前年翻了一倍还多,新成立的台商企业也有 1592 家。这么多人带着生意过来,遇事总不能全靠朋友托关系吧? 以前台商想申报个税收优惠,对着官网看半天摸不着门道,找台商协会帮忙,再对接税务部门,前前后后得耗三个多月,多交的税退回来时,人都愁得睡不着觉。 还有台胞来大陆看病,不知道怎么用台湾的健保,孩子上学想找合适的学校,也没个地方能一次性问清楚。 这些事儿看着不大,可搁谁身上都闹心,要是有个常设的办事处,台商台胞走路、坐地铁就能到,有问题当场问、当场对接,哪用得着这么折腾? 北京和上海本来就是台商扎堆的地方,上海徐汇区一整片都是台资企业,北京做数字经济的台商就有好几百家,在这俩地方设办事处,就是把服务点安到了台商台胞最需要的地方。 以前国民党也搞过台商服务中心,可没常设机构,台商跑一趟咨询,可能得等好几天才有回应,碰到工商注册、出口报关这种紧急事儿,还是只能干着急。 现在把服务中心升级成办事处,离大陆的政策中心更近,能更快拿到最新的政策消息。比如台商最关心的出口补贴、产业扶持政策,办事处能第一时间传达到人,这对台商来说就是救命的信息,晚一天知道可能就错过一个商机。 有人说这是搞 “对等主权”,跟民进党在海外设点一个样,这话纯属瞎扯。民进党那些海外机构净干分裂的勾当,今天搞个小动作挑事,明天又散布歪理,没干过一件正经民生事儿。 可郝龙斌说得明明白白,这办事处就是服务老百姓的:帮台湾学生申请大陆的奖学金,帮台商办企业注册手续,帮台胞处理就医、就业的难题,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事儿。 马英九执政那阵儿,国民党就想在厦门设个联络窗口,后来没办成,现在挪到北京、上海,不过是把服务做得更细、更贴近政策核心,让台商台胞能少走弯路,这跟 “主权” 压根不沾边,就是办实事儿。 再看两岸交流的热度,2024 年两岸贸易额都快 3000 亿美元了,福建一个省就接待了 92 万台胞,比前年多了一半还多。 这么多人往来、这么多生意做着,哪能没点磕磕绊绊?大陆政策落地快、执行力强,可台商要是摸不准政策方向,再好的机会也抓不住。 就说有的台商想搞农业合作,不知道怎么对接大陆的农业部门,想扩大生产规模,不清楚土地审批的流程,这些事儿要是有办事处帮着牵线,直接对接相关部门,哪用得着自己到处跑? 还有那些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年轻人,不知道怎么申请助学贷款,毕业找工作不了解落户政策,办事处要是能搭个桥,帮他们跟学校、人社部门对接,肯定能让更多台湾年轻人愿意来大陆发展。 当然这事儿办起来不容易,民进党肯定要跳出来捣乱,一会儿扣 “卖台” 的帽子,一会儿又说三道四搅局,而且两岸现在也没明确规矩说政党能设办事处。 可难不代表就不该做,咱老百姓看事情就看实在不实在 —— 台商能安心赚钱,台胞能方便生活,两岸人能多走动、多了解,这就是好事。 以前 “双城论坛” 刚办的时候也有人反对,结果呢?帮着台北市民来上海看病能报医保,帮着台湾农民把水果卖到大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现在郝龙斌想把服务做得更到位,把交流的窗口开得更大,这要是能成,台商就不用再为政策解读犯愁,台胞办事也不用再四处求人,两岸人互相了解多了,那些分裂的鬼话自然就没人信了。 说到底,设办事处不是为了争什么政治脸面,就是为了让两岸的交流能落地、能暖心。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办事儿方便点、交流多一点,这才是咱们都盼着的事儿。 郝龙斌这步棋,算是踩对了老百姓的心思,要是真能办成,对台商台胞好,对两岸交流好,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双赢。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