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韩国传出新消息 2025年10月14日,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宣布了一个关键消息:美国不再坚持要求韩国将7月贸易协议中承诺的3500亿美元投资全部以现金形式提供。(据环球网) 这则消息传来,韩国舆论明显松了口气。就在上个月,美方还坚持“几乎全部以现金出资”,让韩国一度陷入被动。 3500亿美元的规模实在惊人,相当于韩国2024年GDP的近19%,比其过去5年海外直接投资的总和还要多。韩国9月外汇储备虽有4220.2亿美元,但实际可随时动用的流动性仅2500亿美元左右,全现金出资无疑会触碰金融安全红线。 这让很多韩国人想起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当年外汇枯竭导致130万人失业、中小企业成片倒闭的场景,至今仍是集体记忆里的隐痛。总统李在明早有警示,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也坦言:“这超出了我们能够处理的水平”。 美方最初的要求确实给韩国带来了不小压力,除了现金出资,双方还在投资收益分配上存在分歧,美方曾提出较高比例的分成诉求。如今态度松动,并非单纯的妥协,更多是基于现实需求的调整。 韩国早已有备,提出以企业建厂、贷款担保为主的替代方案,现金占比极低。三星得州芯片厂、现代佐治亚电池厂等项目已落地,恰好契合美国重振本土制造业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美国自身也面临产业推进的压力。其《芯片法案》已有40%项目因审批延迟、人才短缺受阻,急需资金推动造船、半导体等领域的布局。1500亿造船基金能帮美国重建造船业,2000亿半导体投资则贴合其产业回流目标。 只是这“松动”背后仍有隐忧。韩美FTA中韩国汽车的零关税特权没了,关税从免税骤升至15%,比原本就无协定的日欧损失更直接。而关于投资收益分配的争议仍在持续,只是将现金支付换成了“分期注资”的形式。 表面看,韩国暂时避开了现金危机,但本质上仍是在美韩的战略捆绑中寻找平衡。资金形式变了,产业利益的博弈却从未停止。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韩国教授:我们之所以不喜欢中国,是因为我们不希望中国发展的太好!近日,在韩国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