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记得1992年的夏天,我以518分的高考成绩,被贵阳医学院药学系录取。贵阳医学院后来改名为贵州医科大学,虽然考上了大学,但我一点都不高兴。因为高三我的成绩在班上一直稳居前十名,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 我家庭条件一般,1989年中考时曾是全乡中学第一名,考上了县城一中。当时农村初中成绩好的都是选择上中专,我放弃中专选择高中时,很多人都感到不解。高中三年我虽然不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但每次考试都是前十名左右,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 高考前夕我身体不舒服,头脑昏昏沉沉,高考没有发挥好,刚好踩着线考上了本科。我本来填报了临床专业,因为分数不高,被调剂到药学专业。那时候除少数名牌医科大学外,每个省的医学院实际录取线都不高。只要达到本科录取线,服从专业调剂者,都会被录取。 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我复读,我心不甘情不愿来到了贵州医学院,报到时无喜亦无悲。虽然只是普通本科,但好歹也是到省城读大学,勉强能保住昔日学霸的颜面。大学四年我没有荒废时光,凭借高中扎实的基础,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毕业时分配到了贵阳市的一家单位。能留到省城工作让父母感觉脸上有光,当时我们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分到市里、县里的医院工作,我算是幸运儿。
《花儿与少年5》胡先煦问:“你高考多少分?”王安宇:“600多分。”胡先煦
【2评论】【2点赞】
用户10xxx59
1992年的518分,相当现在的650了。[大哭][大哭][大哭][大哭][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