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菜,结账的时候能给你一巴掌。 我说的不是餐厅,是菜市场。一斤上千块的松茸,几

为天下痴狂 2025-10-14 03:37:21

有些菜,结账的时候能给你一巴掌。 我说的不是餐厅,是菜市场。一斤上千块的松茸,几百块一两的香椿头,那价格,比我身上这件打折的风衣都贵。 你问凭什么? 说白了,吃这玩意儿,吃的早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吃的是故事,是身价,是“老子今天奢侈了一把”的心理满足感。 就说那黑不溜秋的松露吧,长得跟个土疙瘩似的,凭啥叫“餐桌上的黑金”?就凭它没法人工种,全靠天赏饭,得牵着训练有素的狗去山里刨。你吃的那一小片,背后是山林、是运气、是寻宝一样的戏剧性。 还有那娇贵得要死的白芦笋,整个生长过程不能见一点太阳,得跟养个公主似的拿土埋着。还有日料店里现磨的山葵,那股清冽的辣劲儿直冲天灵盖,跟管状牙膏里的根本不是一个物种。 这些东西,贵,就贵在那份“折腾”上。 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为一种“限定”买单。 比如开春那几天,朋友圈里刷屏的香椿炒蛋。那一口,吃的不是香椿,是整个春天啊!过了那十天半个月,给再多钱也买不回那个味道了。 还有增城的菜心,为什么老广们认准了那个产地?因为那片水土养出来的甜脆,是别的地方复制不了的。 这哪是吃菜,这分明是在吃风土、吃节气、吃一种“错过等一年”的仪式感。 所以啊,别光盯着价签骂娘。 有时候,一口几百块的菜,和LV包一样,都是个社交道具。只不过一个背在身上,一个发在朋友圈。 当然,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晚饭桌上那盘老妈炒的青菜,永远是无价之宝。 那一口,是家的味道,比什么都金贵。

0 阅读:59
为天下痴狂

为天下痴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