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凌晨,巴基斯坦空军发动大规模越境空袭,JF-17枭龙、F-16战机和翼龙无人机同时出击,直指阿富汗境内四大城市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据点。 这次行动不是试探,而是忍无可忍后的直接反击。过去几个月,巴境内恐袭不断升级,仅10月8日一次伏击就让16名军人当场阵亡,其中包括多名中高级军官。指挥体系接连被斩首,军队的耐心确实到了极限。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在议会公开放话“够了”,这句话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军事行动的倒计时。空袭选在凌晨,目标精准,从喀布尔到帕克蒂卡,从霍斯特到贾拉拉巴德,几乎覆盖了TTP在阿境内的主要活动区域。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架翼龙无人机深入喀布尔市中心,在阿卜杜勒·哈克广场上空锁定一辆汽车,实施了“斩首”打击。 目标是TTP头号指挥官努尔·瓦利·迈赫苏德。虽然塔利班方面否认其死亡,但TTP自己放出的音频却刻意模糊,反而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还活着。 这次行动暴露了一个现实:阿富汗塔利班对TTP的庇护早已不是秘密。巴方多次指责喀布尔纵容这些武装分子利用其领土策划跨境袭击,而塔利班始终回避表态。这一次,巴基斯坦不再等外交回应,直接用炸弹说话。 更微妙的是时间点。就在空袭发生的同时,阿富汗塔利班外长正在印度新德里访问,这是塔利班重新掌权后首次高层访印。印度还宣布要重开驻喀布尔大使馆,明显在扩大地区影响力。 巴基斯坦看得很清楚,印度一直被其视为在边境地区扶持反政府武装的幕后推手。这次空袭不仅是打TTP,也是打给印度看的警告:别在它的后院搞小动作。 而军事层面的变化更值得警惕。过去巴空军依赖美制F-16执行关键任务,但这次JF-17枭龙成了主力。这款中巴联合研制的战机,在实战中承担了主要对地打击任务,配合无人机侦察和F-16护航,形成了完整的打击链条。 这说明巴基斯坦的空中作战体系已经完成转型,不再过度依赖美国装备。枭龙的出色表现,也让中巴军事合作的实际价值再次得到验证。 但越境打击的代价也不小。两天后,阿富汗塔利班部队就在边境全线发起报复,炮火覆盖多个巴军据点。双方公布的战果截然相反,一个说歼敌58人,一个说拿下19个哨所,真相被淹没在宣传战里。 这条长达2600多公里的杜兰德线,从殖民时代划下起就没被阿富汗承认。如今战火重燃,不仅是安全问题,更是历史遗留的主权争端。 国际法上,未经许可的跨境军事行动属于对主权的侵犯。巴基斯坦虽可援引自卫权,但能否站住脚,还得看后续局势发展。伊朗、卡塔尔等国已出面呼吁克制,但调解难度极大。 真正的问题在于,TTP的存在已经成为巴阿关系的死结。巴基斯坦要安全,阿富汗要主权,两边都退不了步。空袭能摧毁营地,却解决不了根源。 边境平民已经开始逃离,库纳尔省数百户家庭连夜撤离。战争一旦失控,最先受害的永远是普通人。 这次空袭标志着巴基斯坦反恐策略的根本转变:从被动清剿转向主动越境打击。但这条路走得多远,会不会引发更大冲突,没人能给出答案。
“炸疯了!比印度炸的还狠!”巴基斯坦空军枭龙,F-16战斗机,翼龙武装无人机炸疯
【37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