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管多么强大,也不敢轻易招惹中国,这是因为美国有一个最大软肋。 美国那些海外军事基地看着唬人,其实早成了明晃晃的目标,以前美军习惯把飞机军舰扎堆放在几个大基地里,觉得这样气派又方便调度。 可现在不一样了,开始忙着把兵力拆分成小股,往太平洋各个偏僻小岛的简易机场挪,甚至连民用机场都想用上。 这种调整说白了就是怕被一锅端,知道那些大型基地全在导弹射程之内,真有事第一波打击就可能瘫痪,连美军自己也承认,关键是不能把所有家当集中在一起,变成诱人的目标。 可分散部署没那么容易,那么多零散的地点,要保证飞机能起飞、能作战,得有燃料、弹药、备件,还得有维修人员。 这些东西怎么运过去是个大难题,战时运输线本身就容易被盯上,真打起来根本没法及时送到每个点,有智库研究过,要是把飞机分得太散,每个点就几架,后勤根本跟不上,等于把装备扔在岛上自生自灭。 美国现在正到处找盟友要基地使用权,在菲律宾修跑道建仓库,在提尼安岛翻新二战时的老机场,可这些建设速度远赶不上需求,钱和资源的分配还天天吵架,到底先买新飞机还是先修基础设施,根本没个准谱。 美国的装备确实先进,但架不住打坏了补不上,那些高端武器造起来又贵又慢,一旦在冲突中损毁,短时间内根本没法补充。 更麻烦的是,很多关键零件依赖外部供应,尤其是一些战略资源,加工能力几乎被垄断,美军的先进战机,发动机里的关键部件都离不开特定材料,真到了全面对抗的时候,这些供应链很容易出问题。 反观中国,工业体系完整,平时造工程机械、电池的生产线,战时能快速转向军工生产,装备补充速度不是美国能比的。 而且美国社会对伤亡的耐受度低得可怜,历史上几次战争的伤亡阴影一直没散,现在只要有战事,伤亡数字直接影响民众态度和政府支持率。 真跟中国发生冲突,不可能是小打小闹,伤亡规模会相当可观,有前军方高层评估过,相关区域的冲突可能导致数十万人伤亡,这样的数字足以让美国国内炸开锅,政府根本扛不住这种压力。 再说核力量的平衡更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谁先动手都没有赢家,反而可能拖垮整个人类文明,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底线,美国再嚣张,也不敢触碰这个红线。 虽然美国想在科技上封锁,可很多技术领域已经没法完全隔绝,自己的企业也会因此受损,美元霸权虽然还在,但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本币结算,石油贸易也出现了非美元结算的情况。 这些变化都在削弱美国的金融根基,真要是跟中国彻底闹僵,全球贸易体系会崩溃,美国自己的经济也得遭受重创。 美国的战略克制,从来不是因为尊重,而是算清了利弊,每一次对华政策的调整,每一次军事部署的变动,背后都是对代价的反复掂量。 那些看似强硬的表态,更像是色厉内荏的表演,真到了要付出实际代价的时候,立刻就露出了谨慎的真面目。 霸权国家的底气从来不是靠叫嚣,而是靠实实在在的成本控制,当冲突的成本远超收益,再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成了摆设,美国的怕死,本质上是对自身利益的精打细算,是在实力制衡下的理性退缩。 大家聊一聊,你觉得美国这种对代价的忌惮,会一直保持下去吗?
大陆再忍美国半年,杀手锏就能生效!9月,帅华民:中国一旦开放稀土,与美国的贸易谈
【75评论】【1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