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每年进入冬季,爷爷就会差家里的小辈去把姑奶奶接来住几个月。 姑奶奶是爷爷的姐姐,和爷爷关系要好,姑奶奶嫁的人家离村里有三四十里远,对于那个去哪里都要靠脚走的年月,姑奶奶难得回一趟娘家,每年都要等到冬季,清闲下来,才会回娘家住一两个月。 小时候,我很喜欢姑奶奶,每年都会盼望她的到来,她的到来意味着有好吃的,意味着有听不完的故事。 姑奶奶很喜欢讲古,她曾经说过她年轻时候的事情。 姑奶奶还没嫁人那会儿,我们那的乡镇还没有解放,那时候土匪横行。 姑奶奶十三四岁开始,白天就不敢待在家里,怕土匪进村把她们抓走,她那时候和村里几个同龄姐妹,每天天不亮就带着点干粮躲去山上,天黑才敢回家。 那时候村里有烈士墓,据说是剿匪牺牲的战士,姑奶奶每年来都会去上炷香烧点纸钱。 现在姑奶奶已经走了很多年,村里的烈士墓被迁去专门的烈士墓园。 现在想想真的非常感谢先辈们的牺牲和付出,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姑奶奶那时候常说我们这些小辈女孩儿赶上好时候,如今想来确实赶上好时候,安全的社会环境,不用像姑奶奶她们一样担惊受怕。
安徽安庆11岁的王志梁,中秋夜竟以这样的方式永远离开了家。父亲抱着他冰冷的遗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