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华北大平原上夏旱秋涝,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对应的来说:
首先是对气象预报这块的学科建设的需求,天气预报如果能准确的预测作物生长周期内的旱湿,那么从种子选择到水肥供给、抗旱排涝都可以提前做准备。所以对农业大国来说,物候学,气象学这种搞较长时间的预测的工作,其实蛮重要。
其次是水利工程这块的学科建设的新任务,如果水利系统能够提供反气象的实践能力,那么气象要素能造成的损失就会小很多。
而着落到农业科技本身,从种到收,储运加工,更强的种子,更高效的收,储,在现在的物候情况下想继续追求丰产,也是提出来很多的课题了。
远距离的不讲,就很近的地方,郑州济南徐州品字形分布,加上一大堆的中等聚落,华北大平原的气象条件以后恶劣化以后应该是常态了,后面有多少科学与工程需求,会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