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美国贸易战、科技战的对决,到了现在的格局,特朗普只剩下了一招,就是军事压制,让中国只能服软。但是他有牌吗?他敢军事冒险吗?今天美国还有这个能力吗? 中美这两年可谓是你来我往,经济上的制约手段已经打得七七八八,随着中国供应链韧性增强、产业升级提速,贸然加码手段效果逐渐转弱。 特朗普若想“赢得最后胜利”,剩下最大的牌只剩下军事层面,过去,美国习惯性地以航母、军演、地区威慑,“秀肌肉”来压制潜在对手,按惯性逻辑,很多人认为特朗普不会放弃这样的政治工具。 不过,军事威慑和实际军事行动之间,差距其实极大,美国多年全球部署和海权优势,曾经确实能形成压倒性威逼,但是现在来看,美国真的还有这个实力吗? 近五年美军全球兵力缩减,预算持续紧张,甚至军工基础受限于供应链危机,去年美国重新增加军费,但叠加债务高悬和通胀压力,国会内部也时有分歧。 美军装备老化已不是新闻,“福特级”航母多次延误,F-35频频曝出零件短缺。 俄乌冲突给美军后勤补给体系敲了警钟,美国在欧洲大量输送弹药、重型装备,打“代理人战争”都已经捉襟见肘。 如果贸然在亚太再开新战线,是否真能“压制中国”,美国自身首先就要面临麻烦。 特朗普团队的政治意愿、战略考量同样影响美国是否敢于冒险,虽然特朗普嘴上常常狠话连篇,喜欢营造强硬形象,但他任期内实际上更倾向以威胁、施压为主,很少执行真正“动手”的重大军事行动。 比如当年和朝鲜口头争锋,却最终还是选择会谈“降温”,特朗普对外战略里面,“优先美国”没有错,但“减少战争负担”同样贯穿始终。 任何一场大战都会拖垮美国经济,在国内政治分裂的现状下,中低收入阶层不愿意买单。 历经伊拉克、阿富汗的数万亿美元消耗后,美国民众对卷入大规模冲突早有强烈抵触情绪,这也是特朗普对“军事冒险”极为谨慎的根本原因。 中美军事博弈更多是象征性展示红线和底线,比如南海、台海的偶发摩擦,实质上都是为了传递信号、拿捏对方心理,而不是为开战做准备。 美国高层也清楚,一旦冲突升级,不仅自身损失难以承受,还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失控和国际体系动荡,对美国利益构成全面损害。 加之中国近年来在军事科技突飞猛进,不仅海空军装备升级,强调“区域拒止”能力,更在通信、无人化、隐形等领域实现突破。 美国要想在亚太“全时震慑”,已经不具备绝对优势,一旦对抗失控,很难保证不被拖入“消耗泥潭”。 所以现在维持“高压威胁”是美国的常规工具,但真要大举军事冒险,特朗普也得打好算盘。 倘若特朗普真的试图以军事手段“压制中国让步”,既缺乏足够硬件支撑,也面对国内外压力,两害权衡下,更多还是停留在高调表态、局部威胁上。 美国的实力和胆量虽仍在,但远不如往日,不敢轻易跃进到全面冲突,而中国面对这种高压,反而会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战略独立,倒逼自身加速布局,最终可能让美国的威慑变成自我消耗。 所以,美国在军事牌上并不是手握胜券,反而时刻提防“赔了夫人又折兵”。 面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你怎么看中美之间接下来的动态?
果然如中国所料:特朗普要弃车保帅了,美专家称“中国准备50年”近几天的事实告
【167评论】【2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