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级富豪苏世民,公开放话:“美国正在把中国逼成无法战胜的对手!”随后,他捐款

不吃药的五块 2025-10-12 08:12:16

美国超级富豪苏世民,公开放话:“美国正在把中国逼成无法战胜的对手!”随后,他捐款7亿元给清华大学造就一座“苏世民学院”,还把大部分投资业务转移到中国,只因他坚信: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当人们听到黑石创始人苏世民这句话时,很多人的直觉反应是给他贴上“亲华”的标签,觉得他是在替中国说话,甚至在为中国的崛起摇旗呐喊。 这种简单的理解,显然低估了苏世民的思维深度和战略眼光,他做的事情,并不是因为“喜欢中国”,而是一场高度理性的长期布局,既有现实的商业考量,也有对未来影响力的投资。 对苏世民来说,放弃中国市场根本不是选项,黑石作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他最看重的是资本回报率,而中国市场,几乎成为全球经济不可绕过的节点。 世界八成的光伏产品和六成的电池都在中国生产,任何想在新能源领域抢占优势的公司,这不仅体现在产品供应上,还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各个环节,哪怕是美国企业,都不能不接触中国。 再加上中国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活力,让他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政府执行力高、投资决策快、研发经费连续多年超过GDP的2.5%,催生了AI、电动车和新能源领域的快速突破,这对追求高回报的资本来说,诱惑太大了。 所以,在今年多数美企因中美关系紧张,而对华投资热情下降,从80%跌到48%的情况下,苏世民选择逆势而行。 黑石在中国的动作频频,不仅计划三年内投入145亿美元,还扩建了上海办公室,搞起了人民币基金,尝试深度本土化运营。 这一步棋下得非常精准,数据显示,黑石在中国的业务回报率,比公司平均水平高出20%,远超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投资回报,显然,他赌对了。 如果说重仓中国是他对“现在”的下注,那么在13年,苏世民个人掏出1亿美元,在清华大学创办苏世民书院,就是对“未来”的布局。 这可不是普通的慈善行为,而是一场为了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长远投资,书院每年只招收100多人,录取率比哈佛还低,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有牛津、斯坦福、甚至西点军校的毕业生。 他的目标很明确:挑选那些未来可能影响国际格局的“关键少数”,不仅如此,他还在课程设计上做了深度思考。 学生不仅学习经济和金融知识,还被要求阅读中国古籍,,理解“和而不同”的东方思维逻辑。 苏世民的想法很明确,他希望通过苏世民书院,把未来可能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人,真正理解中国。 换句话说,他希望未来这些人无论身处联合国、国会还是企业高层,都能对中国形成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从而在决策中减少误判,也间接保护了他和黑石在全球投资中的利益。 因为他亲眼经历过特朗普政府如何出台遏制策略,也曾私下劝过别人,但没用,他清楚,简单的围堵和施压不仅收效甚微,反而刺激中国自力更生,加速技术突破。 在实践中,他的资本布局和教育投资互为支撑,资本上,他用黑石的资金抓住眼前机会,获取高额回报;教育上,他用书院培养未来领袖,让未来国际环境更可预测,更利于他和全球投资者行动。 苏世民的逻辑非常清晰:在全球化的竞争里,掌握规则、理解对手和布局未来,比一味硬碰硬更具长远价值。 美国想通过遏制来“赢”,在他看来,这种思路短视而危险,而理解、投资和布局,才是确保自己利益和风险可控的真正办法。 参考资料:东南军情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不吃药的五块

不吃药的五块

旧曲重听记忆闪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