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10月8日《华尔街日报》登的消息说得很清楚,美国商会9月份专门写了篇长文,把这些不满全摆了出来,核心就是两点:中国搞激进的产业政策,还强迫美国企业转让技术,把当初说的市场改革、减少国家干预全抛到了脑后。 先说25年前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美国商会张嘴就说“全抛到了脑后”,这纯粹是昧着良心说话。 WTO2024年的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中国对入世承诺的兑现率超过99%,这可不是咱们自夸,是国际组织的定论。 2001年刚入世时,中国的关税是15.3%,到2025年已经降到7.4%,比美国现在7.6%的关税还低,这叫“没放开市场”?全世界都看着呢,他们就是故意装看不见。 这些年中国一步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4年新版都把制造业限制全清零了,从31条减到29条,哪次不是实实在在的开放? 美国商会揣着明白装糊涂,无非是觉得中国没按他们想的“听话”,没让他们一直占着便宜罢了。 再说说他们骂的“激进产业政策”,这话说出来简直可笑,双重标准玩得也太溜了,美国自己2022年就搞了个《芯片和科学法案》,砸进去2800亿美元,光给芯片企业的补贴就527亿,还逼着企业选边站,不许给中国供货,这不是产业政策? 2023年又靠《通胀削减法案》给本土企业发520亿美元补贴,这叫“自由竞争”?合着他们搞补贴、筑壁垒就是“维护竞争力”,中国支持一下本土产业就是“激进干预”?哪有这个道理。 中国的光伏组件占全球80%产能,电动车占全球45%销量,华为5G专利比高通还多12%,这些不是靠政策逼出来的,是靠几十年研发投入堆出来的。 美国自己芯片制造份额从1990年的37%跌到2022年的12%,管不住自己制造业空心化,倒怪中国发展太快,这就是典型的霸权逻辑——只许他们领跑,不许别人追赶。 最让人不齿的是“强迫技术转让”这个老掉牙的污蔑,说了这么多年,连个实锤案例都拿不出来。 中国官方早就说透了,技术转让从来都是企业间的自愿商业行为,政府从来没下过强制命令。 这些年中国给美国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年年涨,2017年就快到300亿美元了,比十年前翻了近四倍,要是真强迫转让,还用花这么多钱买许可? 上海美国商会自己的报告都承认,过去一年中国在知识产权执法上有明显提升,近三分之一的美企都认可这点。 说白了,就是中国企业技术赶上来了,美国企业在市场上没那么容易赚快钱了,就把正常的商业合作歪曲成“强制”,这是对商业伦理的背叛,更是对事实的无视。 当年他们愿意来中国合资,是看中了咱们的市场和劳动力,技术转让是他们自己算的生意账,现在反过来倒打一耙,吃相也太难看了。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商会喊得凶,但在华的美国企业身体却很诚实,上海美商会2024年的报告显示,半数美企2023年营收涨了,66%实现了盈利,汽车行业盈利的更是高达86%。 虽然有21%的企业说不把中国当优先投资地,但还有49%把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37%预计在华营收能超过全球水平。 这说明什么?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根本没减,那些喊着“要硬来”的,可能根本代表不了真正在华赚钱的企业。 不少企业搞“中国+1”战略,跑去东南亚投资,结果发现当地基础设施不行,供应链也不完整,还有回流的。 中国制造业的生态是几十年攒下来的,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替代的,美国商会想靠几句狠话逼企业离开,根本不现实。 说到底,美国商会的愤怒,本质上是对中国发展的焦虑,是霸权思维在作祟,他们习惯了中国只做产业链低端,习惯了美国企业躺着赚钱,现在中国要搞自主创新,要在高端产业里分一杯羹,他们就坐不住了。 一边自己搞大规模产业补贴,一边骂中国“干预市场”;一边加征关税搞技术封锁,一边说中国“不守规矩”。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也就他们自己能圆得下去。 咱们也别被他们的狠话唬住,中国从来没怕过所谓的“来硬的”,入世25年,咱们靠的是实打实的开放和创新走到今天,兑现了99%的承诺,关税降得比美国还低,知识产权保护做得越来越好,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美国商会要是真讲规矩,就该先让美国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先停止用芯片法案搞技术封锁,先别把WTO当自家后花园。 说白了,生意归生意,霸权归霸权,中国愿意和所有讲规矩的国家合作,但谁要是想靠抹黑、打压来遏制咱们发展,那是打错了算盘。 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企业的选择最真实,美国商会再愤怒,也挡不住中国开放的脚步,更挡不住中国技术进步的势头。 真要为企业好,就该劝美国政府少点对抗、多点合作,别再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糊涂事了。
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1
【6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