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国民党主席改选,最大的赢家已经出来了,哪怕未来两岸统一,这个人也有很大可能会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1 12:22:32

这次国民党主席改选,最大的赢家已经出来了,哪怕未来两岸统一,这个人也有很大可能会是笑到最后的,甚至说待两岸统一后,在对台湾的治理上,她也有可能会被大陆重用。 她就是卢秀燕。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背后全是她藏得极深的政治智慧,比那些在镜头前吵得面红耳赤、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政客们高明多了。 之前不少媒体都在猜,要是卢秀燕站出来参选,那结果几乎没悬念,毕竟她在台中执政六年的成绩单就摆在那,市民给她的施政满意度高达 75.7%,居住幸福感更是冲到 85%,这数据在 “六都” 里能甩同行一大截,比起党内那些只会靠派系背书的候选人,简直是降维打击。 卢秀燕最聪明的地方,就是不把政治当喊口号的游戏,而是扎扎实实干民生,这和国民党里不少人忙着内斗的作风完全不一样。 她刚上台就搞 “阳光、空气和水” 三大政策,对着前任留下的花博会黑箱作业死磕到底,逼着公开预算,硬是把行政账本摊在阳光下;对付空气污染更是直接硬刚,叫停 “中电北送”,推动反空污公投,没说一句虚话就把台中的天空弄干净了些。 民生上更不用说,给中小学换可调式课桌椅,满意度 85.7%,建校园礼堂拿了 85% 的好评,连老旧校舍改建都有 87.9% 的市民认可,这些事看着小,却比一百句 “为民众服务” 的口号管用。 还有恢复 65 岁以上老人健保补助、搞长照即时通中心,硬生生靠这些实在事攒出 “妈妈市长” 的口碑,这种扎根基层的底气,可不是选前突击拜票能换来的。 更关键的是,卢秀燕摸准了两岸关系的核心 —— 经贸才是根本,这可比那些天天拿 “统独” 炒话题的人清醒多了。 她早就说过,两岸关系要 “以经贸为导向,不要以政治为导向”,毕竟台中可是台湾的制造业重镇,神冈、西屯那些地方的车床产值占全台 39%,工具机每年出口大陆就超过 260 亿新台币,这些真金白银可比空泛的政治表态金贵多了。 2019 年她直接派副市长带队去福州、厦门跑合作,要在泉州设商品展售中心,还帮台中椪柑、梨山茶找销路,连百合花免关税的事都亲自跟进;2024 年又重启上海 — 台中 “双城论坛”,搞 “台中 — 厦门一日生活圈” 试点,这些动作没有一句高调宣言,却把两岸交流的实利攥在了手里。 不像有些政客,嘴上喊着和平,转头就把两岸经贸当筹码,卢秀燕这手 “闷声干实事” 的操作,恰恰戳中了大陆最看重的务实态度。 这次主席改选她选择不参选,更是一步妙棋。要知道党内不少人盼着她出来当 “共主”,罗智强都直接喊话让她牵头,但她偏偏按兵不动。 这看似退让,实则是把主动权握在了手里 —— 毕竟她现在手上握着招商超 2 万亿新台币、319 家企业落户的成绩单,施政满意度在蓝营里无人能及,就算不当主席,党内决策也没人敢忽略她的意见。 反观那些争着参选的人,要么背着派系包袱,要么拿不出像样的政绩,就算选上了也得看她的脸色。这种 “退一步掌全局” 的算计,比硬着头皮参选要高明得多。 更别说她身上还有层天然的优势,妹妹卢秀芳是两岸熟知的媒体人,2005 年就跟着连战访大陆,在央视直播两岸会谈,还常讲父亲的志愿军经历,在统派里口碑极好。 虽然姐妹俩立场有差异,但这份家族里的两岸情缘,本身就是种隐性的信任纽带。大陆这边向来看重能办实事、认同两岸经贸融合的人,卢秀燕既没有激进言论,又实实在在推动台中与大陆的合作,还能稳住台湾基层民心,这种 “不粘锅” 又能办好事的特质,在未来两岸治理中简直是稀缺资源。 那些天天喊着 “坚守立场” 的政客,可能还没明白,两岸关系里最值钱的不是口号,是让民众过上好日子的能力。卢秀燕靠着不吵架、多办事,把台中治理得有声有色,还悄悄把两岸经贸的根基扎得更深,这次主席改选看似没参赛,实则早就赢了口碑和实利。 等到未来两岸统一,需要有人衔接基层治理、延续经贸脉络时,这样有政绩、懂务实、得民心的人,自然会成为优先选择,毕竟治理台湾靠的是柴米油盐的实在功夫,不是镜头前的激昂说辞。

0 阅读: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