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鬼子侵华后,八路军一位年老的军人说出了这样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话:“鬼子比中国人了解中国!别不信!我们活捉了一个鬼子,身上有“千人针”和一本日记,翻开日记,我们震惊了......” 那年冬天在河北易县的山坳里,八路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端掉了日军的一个小据点。战士们打扫战场时,发现一个名叫佐藤的日本兵蜷缩在雪堆里,身子都快冻僵了。 老连长王长河记得清清楚楚,从这个日本兵贴身口袋里搜出两样东西:一条绣着“武运长久”的白绸带,据说叫“千人针”,是日本女人凑钱缝制的护身符;另一本是用油布仔细包着的牛皮日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翻看那本日记,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恐怖世界的大门。里面不仅画着精确到水井位置的地形图,还分析着哪个村子的村民容易屈服,哪里的人可能会顽强抵抗。 这些记录暴露了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野心——他们可不是临时起意来侵略的,而是做足了长期准备。 早在甲午战争前,日本就开始系统性地对中国进行情报收集。 他们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这样的特殊机构,表面上是经营铁路,实际上却是一个拥有4500名情报人员的大型间谍网络。 这些间谍伪装成小商小贩、医生甚至学者,走遍中国城乡,连“某人性情温和喜欢盆景”这样的细节都记录在案 到了全面侵华时期,日军的情报工作更加猖獗。 据中央保密局档案记载,日军在北平设有“密书学校”,专门训练间谍如何伪装成“逃兵”或“共产主义同情者”混入抗日队伍。 他们还会建立伪党组织,诱捕真正的抗日志士。1940年山东益都就发生过这样的悲剧,县委书记误入日军伪装的“党组织”,导致整个县委暴露。 让老八路军战士感到揪心的是,日军不仅了解我们的地理,更研究了我们的社会弱点。 日记中明确写着“地主与佃户积怨深,可诱佃户带路”。侵略者把我们内部的矛盾都当成了可乘之机,而很多中国人自己却还蒙在鼓里。 面对如此狡猾的敌人,中国人没有屈服。相反,日军的精密情报反而惊醒了中国人民。 八路军很快意识到,必须依靠广大群众才能对抗敌人的情报战。各抗日根据地开始建立锄奸委员会和锄奸小组,发动群众参与防谍斗争。 到1939年,陕甘宁边区就组织了700个乡锄奸委员会和9000个锄奸小组,十万多群众参与其中。老百姓查路条、抓特务、送情报,形成了一道敌人无法穿透的铜墙铁壁。 在深县王家铺子,日军扫荡时抓了20多名群众,逼问八路军藏身之地。杀了一个不说,又杀一个还是不说,连续杀了14人,乡亲们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 这种用生命守护家园的精神,是任何精密情报都无法战胜的力量。 八路军也迅速调整战略,你鬼子有“民情图”,我们就发动群众搞地道战。你记录哪条山路能绕开炮楼,我们就创造新的路线。 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语,哪块地能挖洞、哪口井能通地道,硬是把家园变成了侵略者的迷宫。那些日军花了多年心血绘制的地图,在军民团结面前渐渐失去了作用。 八十多年过去了,那本浸透鲜血的日记依然在警示着我们。 回顾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侵略者会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家园?这不是因为他们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有侵略的野心和耐心。 而我们当时确实存在各自为政、缺乏国家意识的问题。 很多中国人一辈子没离开过县城,觉得天塌下来也砸不到自己头上,而敌人却已经把我们的家乡当成作战地图上的坐标来研究。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家安全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你不关心自己的家园,就会有人替你“关心”;你不团结,就会有人钻空子。当年鬼子能够长驱直入,正是利用了我们的这些弱点。 如今,保护国家安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本质没有变。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和新的国家安全法相继颁布,还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这些都是从历史教训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参考资料:铁证如山:日本对华情报战蓄谋已久、无孔不入——央广网
1937年鬼子侵华后,八路军一位年老的军人说出了这样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话:“鬼子
且听楚楚说
2025-10-11 12:20:34
0
阅读:1016
用户10xxx95
中国在毛主席时代全国自上而下一条心!大中国铁板一块![祈祷]
米兰的小铁匠
永远要警惕鬼子的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