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给美国送稀土,暗地里却帮了中国大忙? 一艘货轮近期从巴基斯坦港口启航,船上载有锑、铜精矿及钕、镨稀土浓缩物,正驶向美国。这是巴基斯坦历史上首次向美国出口战略级矿物,标志着两国价值5亿美元的稀土合作正式落地。 9月8日,巴基斯坦政府与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签署两项谅解备忘录,巴总理谢里夫、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共同见证了这一高规格签字仪式。而就在不久前,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01 经济困境下的“救命稻草” 巴基斯坦此次向美国伸出稀土合作之手,实则是经济困境下的无奈之举。 这个南亚国家正背负着高达1300亿美元的外债,外汇储备多次跌破90亿美元关口,连维持基本物资进口都变得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国内通胀率已攀升至21.3%,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与美国达成稀土合作,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美国则将对巴商品关税降至南亚最低水平,并承诺5亿美元投资,希望借此撬动巴基斯坦价值6万亿美元的矿产资源。 02 美国的稀土软肋 美国之所以急切地与巴基斯坦合作,源于其深深的“稀土焦虑”。 中国目前掌控着全球91%的稀土精加工产能,而稀土对于现代军工和科技产业至关重要。 每架F-35战机需要420公斤稀土,每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需要4吨稀土材料。美国的国防工业离不开这些关键矿物。 尽管美国本土拥有稀土资源,但多为伴生矿,提炼成本高、环境污染大。美国唯一的稀土矿MP Materials仍需要将矿石运至中国进行提纯。 03 中国的技术锁喉 就在美巴稀土合作升温的同时,中国商务部于10月9日发布公告,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管制覆盖了稀土全产业链技术——从开采、冶炼分离到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甚至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技术。 中国的稀土技术优势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超越。2025年全球新增稀土专利中,中国企业占比高达82%,美国仅占7%。 这意味着,即使美国从巴基斯坦获得了稀土原矿,缺乏中国技术也难以将其转化为可用的高端材料。 04 巴基斯坦的平衡智慧 巴基斯坦在此次合作中展现了其外交智慧,没有一边倒地投向美国。 协议明确规定合作期限最长15年,到期后巴方有权收回开采权或更换合作方。这为未来留下了回转空间。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7月就与中国签署了CPEC矿产合作的补充协议,拿到了20亿美元的技术援助,10月便开工建造稀土冶炼厂。 这种“两边下注”的策略,体现了巴基斯坦在外交上的平衡智慧。 表面看,巴基斯坦向美国运送稀土是帮了美国大忙,让美国获得了宝贵的替代供应源。但实际情况是,即便巴基斯坦把原矿卖给美国,这些矿石仍可能需要运到中国进行精加工,才能转化为可用的高端材料。 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从萃取、分离到提纯技术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依然牢牢掌控着稀土产业的命脉。巴基斯坦的这一举动,反而让全球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稀土领域,中国技术才是不可绕过的关键环节。
大陆再忍美国半年,杀手锏就能生效!9月,帅华民:中国一旦开放稀土,与美国的贸易谈
【5评论】【8点赞】